正在阅读:如果科幻片拍成《上海堡垒》这样,那还是果断拒绝吧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影视 > 正文

如果科幻片拍成《上海堡垒》这样,那还是果断拒绝吧

来源:澎湃新闻2019-08-12 13:4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注意:本文有剧透

  2019年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引爆春节档,尤其是《流浪地球》的硬科幻属性,更是填补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只是,《流浪地球》之后,中国科幻电影的第二步该怎么迈?

  8月9日起全国公映的《上海堡垒》成为一次检验。电影由滕华涛执导,鹿晗、舒淇领衔主演。事实上,《流浪地球》与《上海堡垒》均立项于2015年,一个上半年,一个下半年,是中国科幻电影同一时间不同面向的尝试。

  《上海堡垒》海报

  《上海堡垒》改编自江南的同名小说,小说发表于2006年,当时江南年仅29岁。小说的主体情节是言情,只不过它套上了一个科幻的大背景。影版并没有做太多根本性的改动,电影讲述的是,人类从外太空带回了永生超级能源“仙藤”,这个超级能源引来了外星人的入侵。“长达900公里,是月球直径的四分之一”的外星母舰横亘上空,突袭地球。全世界范围内多个城市遭受重创,上海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希望。

  利用“仙藤”的能量,上海上空笼罩的“泡防御”能有效抵御“捕食者”(外星人)的入侵,让上海成为一座暂时安全的堡垒。同时,上海举全城之力制作了“上海大炮”,集中“仙藤”的全部能量供给,把防御压缩到最低限度,准备拼死一搏。在这个末日战场中,新锐军人江洋(鹿晗饰)带领灰鹰小队正面迎战“捕食者”,而他暗恋的指挥官林澜(舒淇 饰)则坚守在“仙藤基地”指挥战斗并保护力量的根基……

  鹿晗饰演江洋

  《上海堡垒》能顺利迈出中国科幻电影的第二步吗?

  科幻设置不新鲜,本土化是卖点

  要评判《上海堡垒》,首先得弄明白,在科幻电影序列里,它的科幻设定是否具有独创性。

  2018年,AMC播出的科幻小说历史纪录剧集《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小说轶事》将科幻电影分为6大大类:

  一类是“外星生物”,想象外星人的形象,想象与它们的交流,以及忧虑于它们的入侵,比如《第三类接触》(1977)、《ET》(1982)、《降临》(2016);

  一类是“外太空”,聚焦于外太空旅行,比如《2001太空漫游》(1968)、《阿凡达》(2009)、《地心引力》(2013);

  一类是“怪物”,怪物代表着人类的恐惧,比如《异形》(1979)、《侏罗纪公园》(1993)、《哥斯拉》(1998)、《生化危机》(2002);

  一类是“黑暗未来”,包括世界末日和反乌托邦社会,比如《银翼杀手》(1982)、《后天》(2004)、《雪国列车》(2013)、《饥饿游戏》(2012);

  一类是“智能机器”,当智能机器比人更智慧时人类何为,比如《终结者》(1984)、《机器人瓦力》(2008)、《她》(2013);

  最后一类是“时间旅行”,比如《回到未来》(1985)、《环形使者》(2012)、《星际穿越》(2014)。

  划分不是绝对的,只是为了方便归类。像《异形》是外太空的外星生物,同时也是怪物,《银翼杀手》是黑暗未来,里头也有智能机器。而《上海堡垒》既关乎外星怪物,它也构筑了一个“末日战场”般的黑暗未来。

  《上海堡垒》的这一设置并不算新鲜,与《独立日》接近。《独立日》也是一艘巨型的外星人母船进入地球轨道,并释放了三十多个小型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停留在世界几大城市上空,造成人们的恐慌。只不过,阻止外星人入侵,捍卫地球的,是美国人。

  上图是《上海堡垒》中的外星母舰开启后的样子,下图是《独立日》中的外星母舰开启后的样子

  显然,跟《流浪地球》一对比,《上海堡垒》的科幻想象就太弱了。它之于中国观众的主要卖点,可能就在于它的本土化了。《上海堡垒》是极少数的放在宇宙背景下,以中国为主要阵地,以中国人为核心,讲中国故事的科幻片。绝大多数好莱坞科幻片,都由美国来扮演救世主,所有的国家都听从于美国政府的部署与指令,整个救援行动都是以美国政府为主导。这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全球观众对美国的认知,在愈发注重文化软实力的今天,这其实也是一种话语权的垄断。

  电影中出现的一些上海的标志性地标

  虽然这些年来,许多科幻片都来上海取景,比如《环形使者》《她》《降临》,但《上海堡垒》则完全以上海为主阵地,多个上海标志性的地标都在电影中出现了;电影也延续了好莱坞大片中“英雄拯救世界”的情结,但这一回,上海成了最后的堡垒,所有人的性命都寄托在中国人身上。

  灾难片的底子

  外星人入侵+末日战场,《上海堡垒》的本质是科幻灾难片。在评介《烈火英雄》时,笔者曾谈及了灾难片的审美机制,在科幻灾难片里同样是成立的。

  一个是特效。科幻电影对电影工业水准要求极高,无论是外太空、外星人、宇宙飞船还是与外星人的战争,都需要借助特效,特效的水平,直接影响了想象力的呈现和视觉效果,影响了故事的可信度。国产科幻刚刚开始萌芽的时候,视效水平是阻碍其整体质感的第一道难关。

  与《流浪地球》一样,《上海堡垒》的特效虽然与好莱坞还有明显的差距,但至少是合格的。据官方放出的宣传,为了更真实地呈现原著中的上海战场,剧组专门搭建了15500平方米的宏大实景;后期共动用了1600多个特效镜头,占全片总镜头数量的90%。电影中的外星母舰、无人机与“捕食者”大战、“上海大炮”、上海陆沉等特效,整体上说逼真、震撼。

  城市毁灭的视觉效果

  另外一个是,“末日战场”背景下,保家卫国、勇于牺牲的英雄主义。电影通过几个人物的牺牲来渲染。比如“捕食者”进入控制中心,妄图拷贝总控制室计算机硬盘上的资料,如果它得逞,整个防御计划就将不保;为了阻止“捕食者”实施计划,指挥官潘翰田(王森饰)选择炸毁整个数据中心,毁灭所有数据(其他数据中心有备份),毁灭了“捕食者”,也毁灭了自己。而潘翰田的暗恋对象路依依(孙嘉灵饰)为了抵御“捕食者”侵犯另一控制中心,同样选择牺牲自我、同归于尽。

  潘翰田牺牲

  在“上海大炮”的最后一次反击中(一旦挫败,人类将彻底毁于一旦),由于“上海大炮”受损严重,无法瞄准外星母舰,只能以肉身去当靶子。指挥官曾煜(王宫良饰)以自身为诱饵,引开其他捕食者,江洋则开着战机当靶子,高喊“向我开炮”。

  如果说《上海堡垒》科幻的本土化值一颗星,那么灾难中英雄气概的凸显,也值得一星。

  灾难式的科幻水准

  不过,科幻灾难片比一般灾难片还多了科幻的维度。并且,科幻才是最核心的维度,科幻是否自洽最终决定一部科幻片成败。

  《上海堡垒》科幻水准如何?这得先从科幻电影最基本的素养谈起。

  科幻片,就是科学+幻想,它本质上是幻想片。但跟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玄幻、奇幻不同,科幻瞄准的是未来,凸显的是科学精神与逻辑推理,向人们展现了一种未来可能的世界图景。

  因此,科幻作家赫伯特·W.弗兰克如此定义科幻片:“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但原则上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像《独立日》中外星人入侵地球,《黑客帝国》AI技术疯狂发展并控制人类,《星际穿越》地球已不再宜居,《流浪地球》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等,这些虽然远远超乎了现有的技术水平,但未来的确可能发生。

  而根据侧重点的不同,科幻又可粗略划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像刘慈欣就是典型的硬科幻代表,他一再强调,他的科幻小说的目的就是科幻本身。这里科幻虽不等同于科学,但它又与科学一脉相承,它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很大程度上遵守现有的科学定律,进行自洽的假想和推断。

  软科幻则相对硬科幻而言,它虽也以科幻做背景,但主要思考科学技术极度发展的荒诞后果,探讨科幻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聚焦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价值层面,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疯狂的外星人》就是比较典型的软科幻作品。

  当然,硬科幻与软科幻的划分并不是绝对,很多优秀的硬科幻作品也诉诸于丰富的人文思考,比如《地心引力》《星际穿越》,之所以这样划分,更主要的是凸显科幻的包容性。尤其对于当下正起步的中国科幻电影而言,这种包容性更是一种必须。

  舒淇饰演指挥官林澜

  因此,有人批评《上海堡垒》中爱情线铺垫得太多,是打着科幻片的幌子拍爱情片,好像科幻片里不能有过多的爱情、友情、亲情。并不是这样的。科幻片是否成立,不在于科幻的比重得多大,不在于软或硬,而在于其是否有最基本的科学精神,它的科学幻想是否逻辑自洽。就比如《疯狂外星人》,科幻比例虽不多(外星人附体),但它有最基本的科学精神,比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最后唤醒了猴子的本体意识。

  遗憾的是,《上海堡垒》里的科幻想象,可以说是灾难级别的。

  “仙藤”的设定是小说中没有的,电影版想把外星人的攻击合理化了,于是自作聪明地想出了争夺永生能源“仙藤”的由头。但观众随之就有多个疑问:“仙藤”是人类从外太空找来的,人类找得到,能力比人类强得多的“捕食者”找不到?非得毁灭人类才能得到“仙藤”?

  电影中对于“泡防御”功能的说明也有自相矛盾之处。第一次“捕食者”大规模入侵时,是因为人类中了它们的计谋,它们趁着指挥员调动能量修复漏洞,防御网其他地方处于薄弱时,发起攻击。这给观众的感觉是,“泡防御”挺脆弱的,每次修复都有被攻击的风险。但最后的一次的大战前,“泡防御”出现了三个漏洞,指挥员三下五除二就修复完毕了。所以,“泡防御”修复难度到底大还是小?修复对于能量的消耗如何?电影语焉不详,不明所以。

  再如电影中江洋与林澜的爱情,通过一条迟到五年的短信体现。小说中之所以用短信,是因为江南写作那个年代是短信的年代。可《上海堡垒》设定在未来,电影中的许多技术都是超未来的,路依依拿的一个手机是全屏透明状的,但偏偏江洋依旧拿着老人机款式的手机,用短信聊天。可信度在哪里?

  都未来了,谈恋爱还是用短信?

  电影中类似的BUG比比皆是,说它是科幻,它恰恰在多个地方违背科学、常识与逻辑。《上海堡垒》的科幻逻辑,与《机器之血》《逆时营救》《不可思异》等属于同一水准,糟糕、低幼、不忍直视。

  不禁想起江晓原教授提出的选择科幻电影的七个理由:想象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建立对科学家群体的警惕意识;思考科学技术极度发展的荒诞后果;展望科学技术极度应用之下的伦理困境;围观科幻独有故事情境对人性的严刑逼供;欣赏人类脱离现实羁绊所能想象出来的奇异景观。

  而除了特效构筑的一点奇异景观外,《上海堡垒》其他真是一点不占。电影的科幻水准,零星。

  灾难式的节奏与表演

  导演滕华涛既有电视剧执导经验,也曾执导过电影,按理说,他对于电视剧与电影的一些技术差别应该比谁都熟悉。但《上海堡垒》特效镜头以外,从镜头、节奏、表演到配音,都是三流电视剧级别的,当它们被呈现在大银幕时,尤其是笔者观看的imax场次,缺陷就更明显了,愈发凸显出其灾难性。

  大量的镜头都没什么讲究,特写+中景,无趣无聊,好像就是随便架起摄像机就拍。节奏也是网大级别的,一些场景拖沓到令人怀疑,为什么要把这样的废戏放进去?像有一处是将军带着林澜到“仙藤基地”,有很大一段就是拍着他俩坐着车到达基地,配乐在耳边轰隆轰隆地响,但这一段车程的价值在哪?更不要提江洋与他几个小伙伴的日常聊天、饮酒、逗趣,尬出天际。

  鹿晗的表演,或许会成为他公布恋情后的又一个事业滑坡点,他生涩、稚嫩、完全悬浮于表的演技,很可能断送他的大银幕前程,除了他的粉丝,有多少观众看了《上海堡垒》后,还会对他的演技有信赖感?对比之下,真觉得《流浪地球》选角太好。在流量明星遭到口碑反噬的背景下,与其花大价钱请他们,真还不如请片酬便宜、演技合格的新人演员,把钱花在刀刃上。

  请好好磨练演技吧!

  演员表演不佳,得怪编剧没有写好角色,导演未能成功调教,也得怪全片出戏的配音。电视剧采用配音,勉强还能接受,你一部大银幕电影,任何瑕疵都会放到最大,使用配音了,还让台词和嘴巴对不上,该说片方自信还是说它们太应付了?

  《上海堡垒》宣传时一直说电影筹备了六年。如果真是精心准备了六年,却交出了这样的作品,只能证明:主创者要么不用心,要么他们的能力根本驾驭不了科幻电影。《上海堡垒》最多只能是两颗星的作品。这并非观众苛刻。正在起步的中国科幻电影的确需要鼓励,但如果科幻电影拍成《上海堡垒》这样,那还是果断拒绝吧,因为这是弯路错路。(曾于里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枪身斑驳将星陨:左权将军的铮铮铁骨

  • 习主席的话官兵们记住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