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英国新研究称通勤每多20分钟就像工资少了19%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阅读 > 正文

英国新研究称通勤每多20分钟就像工资少了19%

来源:北京晨报2017-11-02 08: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工作,上下班的通勤路可能是最让人抓狂的时候,挤地铁挤到反胃,等公交等到天黑,说起来都是一大把的辛酸泪。不过,心酸的远不只这些,据英国的一份最新研究显示,通勤时间太长不仅会拉低工作满意度,每增加20分钟“通勤时间”,感觉相当于工资降低了19%。此外,通勤时间过长不仅有损健康,也可能毁了你的家庭。

  通勤时间过长 离婚率飙高四成

  据《每日邮报》报道,研究人员对英国26000名上班族在5年内的通勤状况及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持续跟踪,他们发现,过长的通勤时间不仅会降低工作和休闲满意度,还会增加精神负担,影响健康状况。在英国,人们平均每天的通勤时间由20年前的48分钟增加到了如今的60分钟,其中有七分之一的人每天上班一个来回要超过两小时。美国则相对好一些,平均通勤时间在50分钟左右。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每增加20分钟的通勤时间,那种生无可恋的体感就好像工资被砍了19%。

  如果你认为可以把通勤路上花的时间心安理得地算作是运动消耗,那就太自欺欺人了。另一项实验证明,其实你每多花1分钟,就会减少0.0257 分钟锻炼的时间,0.0387分钟准备食物的时间,0.225分钟睡觉的时间。其实不是通勤占据了做别的事的时间,而是通勤太长会使做其他事的意愿强度降低。有多少人在经历了一场漫长的通勤后还能朝气蓬勃地打起精神来呢?

  通勤时间长不止造成钱包和健康的损失,更可怕的是家庭都可能不保。据英国“商业内幕”(Bussiness Insider)新闻网站报道,一项跨度10年涉及200万瑞典已婚人士的研究发现,通勤时间在45分钟以上的人,要比不需要通勤人的离婚率高出40%。当然,这种离婚意向通常在这份工作开始的前几年会最强烈,5年后,就几乎不会对婚姻状况造成困扰——因为全家人都已经习惯并默默接受了。

  通勤时间越长 拿工资可能越高

  那既然通勤这么煎熬,为什么还要坚持呢?毕竟大家都不傻,心甘情愿长途跋涉去上班必定是有巨大利益诱惑的。研究结果表明,通常通勤时间越长的人工资越高,这点小确幸也让通勤族们倍感安慰。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那些通勤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人群平均工资为每小时18.8英镑(约合164元人民币),几乎是那些通勤时间在15分钟以内人群的两倍。

  那么问题来了,工资高增加了幸福感,而通勤时间长又严重降低幸福感,那么这一涨一降之中,能否相互抵消呢?

  在高额工资的利诱下,人们倾向于主动缩小通勤的不适感,这种现象被称为“通勤族的偏见”(commuter's bias)。这个概念最早是《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中提出的,文章提到了一项研究,为美国就业人员提供两种选择,第一份工作有67000美元的薪水,通勤时间50分钟;第二份工作有64000美元的薪水,仅需要通勤时间20分钟。结果显示,84%的参与者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即可以忍受长时间通勤但可以拿到较高工资。

  研究者也试图了解,是否实验参与者都仔细衡量过这两份工作的得失,选择第一份工作其实多赚的那些还不够付路费。因此,试验者给出的解释是,“这反映出人们对于通勤时间不太具备鉴别能力。”

  通勤工具选择 地铁越久越开心

  既然选择了离家远的工作,为了减少通勤不便,只能在交通工具选择上尽量满足自己。

  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私人交通工具普遍比公共交通工具让人更放松。其中,乘公交被证明是最让人痛苦的选择,如果公交时间超过30分钟更是一场噩梦。

  如果选择乘地铁,则是在车上时间较长反而比待的时间较短的更放松,毕竟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段来听歌、看剧、玩游戏、从窗玻璃偷看身边的美丽女孩、盯着公共电子屏、刷社交网络……甚至看看周围人的秃顶都能让你转移注意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上班族在路上都抱着一副苦大仇深的脸,研究发现,骑单车上班,即使和公交地铁同等的距离,这些单车族会觉得增加了锻炼时间而明显精力充沛,所以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没受到明显影响。当然,这也归功于城市自行车道的良好设施和宜人的环境。

  此外,研究表明,对于女性来说,通勤时间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会大于男性,这也不难理解,顶着一副精致的妆容踩着高跟鞋的女性摇晃在拥挤的车厢里,此时恨不得能有任意门直达单位。

  尽管通勤路上很辛苦很绝望,但研究人员也说了,生活还是有希望的,因为,通勤时间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不会直接干涉你的生活满意度。“因为人们跑那么远路上班肯定背后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包括可能晋升的机会、住上梦想的新房……这些也会变相弥补上班路上的失意。”查特吉博士这样解释。

  ■通勤路上干点啥?

  在漫长的通勤路上,如果只玩手机实在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不如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美国Gawker Media公司旗下的一个生活窍门网站“生活黑客”(lifehacker)为上班族提供了一些参考。

  初级篇>> 发呆

  深呼吸放松,最好什么都別想,让心灵只享受当下。因为通勤时的你,精神总是十分脆弱,在这样的碎片时间里,不论做什么效率可能都不高。

  入门篇>>> 社交

  在通勤时间给爸妈和朋友打电话发信息,聊聊近况,也会让一天心情都比较暖色调。

  中级篇>>>> 学习

  利用这段时间听广播或者看英语新闻,可以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好时机。

  高级篇>>>>> 自省

  通勤时间可以让你每天空出一小段来反省自己,对工作生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做出检讨,同时规划明天的目标。

  进阶篇>>>>> 思考

  根据行为约束理论,人越多,个人空间被侵占得越多,人们就越会不自觉地向内转移,更集中于自己身上。这个时候用来思考一些有创意的点子也是不错的。

  终极篇>>>>>> 享受

  一天的社交会很累,在通勤时间里放过自己一段时间也是很好的选择。不看手机不跟任何人联系也不说话,就听听歌,享受这段时光。编译 陈佳莉

[ 责编:吴劲珉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速度与未来!世界高铁大会看中国列车如何“领跑”

  • 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系列研究成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