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光
【冬季为东北季风,夏季为西南季风,所以郑和船队才能七次下西洋。否则,如果他们乘的是信风,那就有去而无回了。】
10月5日~13日晚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连续播放了《绿水青山看中国》9期节目。节目十分精彩,观众获得了许多文学和地理科学知识。但是节目中的科学内容中也有小瑕,虽瑕不掩瑜,我觉得还是应该加以指出。
节目中除主持人外,还设文学和地理科学两位评点嘉宾。节目中的科学问题主要是在地理科学方面。我是研究气象学的,主要评点地理科学嘉宾的评点,主要有以下五个问题。
在进行“南岭和秦岭”题时,嘉宾指出,南岭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这是不对的。中国气象局最新2002年编制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面气候图集》中的中国气候区划图中,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在雷州半岛北缘(约北纬21度),而非南岭(约北纬25度)。因为热带要求冬季十分温暖,例如最冷1月平均气温要在15℃以上,不出现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冬日。但南岭1月平均气温只有10℃,年平均“冬日”约有80天左右之多,与热带要求相去甚远。我国连北回归线以南的广州、南宁、港、澳等都还是亚热带。当然,由于东西向的南岭山脉能一定程度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因此南岭实际上很接近区划中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之间的分界。但这是亚热带内部的事。
在评点“我国最多雨的地方是台湾火烧寮而不是四川‘天漏’雅安”的原因时,嘉宾解释说,因为火烧寮很靠近太平洋;而雅安虽有太平洋和印度洋两支气流汇合,但气流没有太平洋气流强劲。这也是不对的。
实际上,火烧寮之所以年雨量高达6558毫米,比雅安1774毫米多得多,其原因主要是迎风坡地形。因为火烧寮位于台湾中央山脉的东北坡,冬半年中面迎海上来的东北季风,潮湿气流在迎风坡上被迫抬升,因而常常大雨滂沱。火烧寮北邻基隆(年雨量2911毫米),还有“雨港”之称。
相反,雅安位于四川盆地内,南来气流下沉,总体是不利于增加雨量的。所以雅安只称“天漏”,而不称“天崩”“天裂”之类,只是雨日较多而已。否则,如果是火烧寮因靠近太平洋而多雨,那么北起嵊泗、舟山,南至福建诸岛,哪个不近太平洋,为何年雨量只有1000~1400毫米,反比雅安和同纬度沿海地区都少得多?
实际上,亚洲年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最东部阿萨姆邦的契拉朋齐(11430毫米),它并不“靠近印度洋”,主要是因为位于卡西山脉南坡,面迎印度洋上来的潮湿夏季风的缘故。
在关于“郑和下西洋”题中,嘉宾解释船队的动力时,说的是季风,即东北季风去,西南季风归。这没有问题。但他接着又说,“季风就是信风。郑和船队就是乘不同季节的信风下西洋和回国的”(即东北信风去,西南信风归)。这就错了。这个错误有一定普遍性,我甚至看到北京一家大出版社的“青年科学词典”也都这么说。
其实,信风(地球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约在纬度10~30度之间)之所以称信风,就是因为它守“信”,全年风向不变(北半球是东北信风)。而季风则是冬北风夏南风,风向随季节而变,一年一个周期,所以才叫季风。我国南方和南海、北印度洋在纬度上本属于东北信风带,但因海陆分布、青藏高原等原因变成了季风区,即冬季为东北季风,夏季为西南季风,所以郑和船队才能七次下西洋。否则,如果他们乘的是信风,那就有去而无回了。
此外,还有一些要和嘉宾商榷的问题。也就是气象学中一般没有讨论或没有明确答案,而我认为嘉宾的评点又有问题的问题。举两例。
例如,在进行到“黄山迎客松”题目时,嘉宾解释其成因是太阳光照和热量,即向阳侧易于枝叶生长而背阳侧则不易。我不大赞成。因为一切树木皆如此,何独迎客松生长能如此特殊?在网上还可查到有说是风的原因,我也不赞成,因为我记得迎客松伸枝迎客的方向(向南)和石级(坡和道路,向西)的方向正好是垂直的;迎客松背后有比它大得多的岩壁,也不可能有大北风去吹成向南伸枝。总之迎客松美丽、舒展的外形,不可能是风成的偏形树。但网上“背有岩壁”成因的说法,我倒觉得有一定道理,因为“(生)长不过去么”!
为此我专门电话采访了安徽省气象局黄山风景区气象管理处(驻黄山)张从贵处长。他说黄山风景区并未对迎客松形状的成因进行过气象观测和研究,因此不能随便否定其中任何一个原因。但是“背有岩壁”一定是有影响的,因为黄山这种岩壁前松树很多,也都有类似偏形。黄山风景区还已经找到了目前这个“国宝”将来万一有可能需要更新的“接班人”,这株松也位于岩壁之前。
总之,迎客松的成因至少并非太阳光照一个原因那样简单。
再如说到黑龙江林海雪原那里积雪很深(包括屋顶上),甚至有些屋顶上的积雪能下垂一小段到屋檐下。嘉宾解释其原因时说,因为那里雪花是六角星形,而不是六边筒形,彼此可以互相勾结,因而不坠落。我也不赞成。因为松软的雪,只要越出屋檐,自重一定会使之坠落的,因此雪层中一定有“骨”。例如,在晴暖无风的午后(即使冬至日,当地中午太阳高度角仍有21℃,冬季中不完全洁净的雪面上也会接近0℃),雪面会微微融化,逐渐形成表面冰壳结构。还有,因为东北室内一般十分温暖,热量通过屋顶使积雪底层发生微量融化。而多雪地区的屋顶稍陡,因此当雪层因自重缓慢下移、逐渐离开屋檐时底层时会重又结冰。上下都有点冰,才有可能出现稍微越出屋檐而不很快断裂的情况。当然,这只是探讨。
但是,应该说,这位嘉宾的地理学造诣还是很深的,只是跨界到了地理学以外的气象学,才可能出了点问题。所以,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跨界有风险,评点需谨慎”。愿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