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揭秘转基因十大谣言真相
首页> 科普频道> 除谣记> 除谣榜 > 正文

揭秘转基因十大谣言真相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2017-08-02 12: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谣言一: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生产出来都卖给中国人

  美国市场上75%以上的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研发大国,也是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番茄和番木瓜等植物来源的转基因食品超过3000个种类和品牌,加上凝乳酶等转基因微生物来源的食品,超过5000种。

  谣言二:转基因大豆毁掉了阿根廷农业

  阿根廷并非“被转基因毁掉的国家”。阿根廷因为使用转基因技术使之成为全球农业出口大国,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阿根廷是全球率先采用转基因作物的几个主要国家之一。2016年,阿根廷仍然保持其全球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的排名,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占全球种植面积的13%。该国种植了2382万公顷转基因作物,包括1870万公顷转基因大豆、474万公顷转基因玉米和38万公顷转基因棉花。

  谣言三:转基因导致广西大学生不孕不育

  广西大学生不孕不育与转基因无关。

  广西大学生精液异常之说,出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研究者在报告中并没有提出精液异常与转基因有关的观点,而是列出了环境污染、长时间上网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因素。

  谣言四:转基因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

  2010年9月21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称,“山西、吉林等地区种植‘先玉335’玉米导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等异常现象”。科技部、农业部分别组织多部门不同专业的专家组成调查组进行实地考察。据调查,“先玉335”不是转基因品种,山西、吉林等地没有种植转基因玉米,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等现象与转基因无关联,属虚假报道。《国际先驱导报》的这篇报道被《新京报》评为“2010年十大科学谣言”。

  谣言五:转基因食品影响子孙后代

  现代科学没有发现一例通过食物传递遗传物质整合进入人体遗传物质的现象,食用转基因食品影响子孙后代之说完全属于危言耸听。

  人类食用植物源和动物源的食品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这些天然食品中同样含有各种基因,从生物学角度看,转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与普通食品中所含的基因一样,都被人体消化吸收,食用转基因食品是不可能改变人的遗传特性的。事实上,任何一种人们常吃的即使是最传统的动植物食品,都包含了成千上万种基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担心食物中来自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会改变人的基因并遗传给后代。

  谣言六: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圣女果、紫薯、彩椒等都是转基因品种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圣女果、紫薯、彩椒等都不是转基因品种。

  植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类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对野生植物进行栽培和驯化,从而形成了丰富的作物类型。我国市场上所有的圣女果、紫薯、彩椒等都是自然演变和人工选择产生的品种。

  转基因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国自己种植和生产的转基因抗虫棉和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另外一类是从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甜菜和转基因棉花,主要用作加工原料。

  谣言七:转基因食品会致癌,导致不孕不育

  通过科学评价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为保障转基因产品安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制定了一系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成为全球公认的评价准则。依照这些评价准则,各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规范和标准。从科学研究上讲,众多国际专业机构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有权威结论,通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从生产和消费实践看,20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累计种植300多亿亩,至今未发现被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因此,经过科学家安全评价、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谣言八:抗虫转基因作物虫子吃了会死,对人体同样有害

  实际上,抗虫转基因作物对人无害。

  抗虫转基因作物中的Bt蛋白是一种高度专一的杀虫蛋白,只能与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肠道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肠穿孔,导致害虫死亡,而其他昆虫、哺乳动物和人类肠道细胞没有Bt蛋白的结合位点,因此不会对其他昆虫和哺乳动物造成伤害,更不会影响到人类健康。

  另外,人类发现Bt蛋白已有100年,Bt制剂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安全使用记录已有70多年,至今没有Bt制剂引起过敏反应的报告。

  谣言九:转基因作物不增产,对生产没有任何作用

  转基因农作物的增产效果是客观存在的。现阶段广泛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并不以增产为直接目的,有着更高产量和其他更优良特性的转基因作物,是下一代转基因作物研发的方向。

  农业上的增产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品种能减少害虫和杂草危害,减少产量损失,加快了少耕、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实际起到了增产的效果。如巴西、阿根廷等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后产量大幅度提高;南非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玉米后,单产提高了一倍,由玉米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印度引进转基因抗虫棉后,也由棉花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谣言十: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会产生“超级杂草”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不会成为无法控制的“超级杂草”。

  1995年在加拿大的油菜地里发现了个别油菜植株可以抗1-3种除草剂,因而有人称它为“超级杂草”。事实上,这种油菜在喷施另一种除草剂2,4-D后即可全部杀死。其实,“超级杂草”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超级杂草”的存在。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多种活动迎接国家宪法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首任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介绍了未来长征火箭发展的方向。
2024-12-04 09:15
该公司牌楼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11月25日正式投运,并在工程验收过程中首次应用无人机激光建模技术。
2024-12-04 09:13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实蝇类害虫的新型控制方式,从而提升我国果蔬产业抵御这类害虫的能力。
2024-12-04 09:12
协议紧扣“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共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
2024-12-04 09:07
2日,第29届亚洲种子大会在海南三亚召开,大会以“潮起亚太 种业辉煌”为主题,由亚太种子协会主办,将持续至6日。
2024-12-04 04:55
3日13时56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4-12-04 04:55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