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冬进补春打虎 营养专家教你冬补
首页> 科普频道> 光明营养学院> 营养科普微星 > 正文

冬进补春打虎 营养专家教你冬补

来源:光明网2017-01-04 13: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2月7日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这也就意味着深冬来临。在北方,特别是东北,眼瞅着天气预报都觉得浑身打哆嗦;而在南方,虽不及东北酷冷,但也足够让南方人民憧憬北方神物“暖气”。

  冬季一直是民间食补良机。所谓“冬天进补,开春打虎”,这个时节就应该适当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和坚果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御寒和抗病能力。但南、北方“冬补”的形式却不尽相同。

  “乱炖”,要“乱”还要“炖”

  东北老百姓冬季来临偏爱“炖”菜,像“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等都是经典的曲目。其精髓在于:

  一要“乱”。“乱”,就是什么菜都能往锅里放。各种菜品的任意混搭着实让人喜爱,也能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常见的经典食材有:五花肉、土豆、茄子、豆角、青椒、粉条等。如有其他嗜好,只要锅足够大,统统笑纳即可!

  二要“炖”。“炖”听上去简单粗暴。相比大东北严寒的气候,唯有“炖”的火力才能一解心头之寒意!试想,一大锅热气腾腾的乱炖上桌,众人围座,寒冷那都不是事儿!而且,这种效果显然是一般炒菜无法相提并论的。东北乱炖虽然做法简单,但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却比较全面。总的来说,荤素搭配,菜薯相佐都是标配,再添点其他辅料即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倡一天吃12种以上的食物,来一锅乱炖,少说也能吃上五六种!

  煲汤,要滋补,更要美味

  相较北方寒冷中粗犷的乱炖,南方的煲汤显得雅致许多。此煲汤的精髓在于“煲”的火候和时候。微微小火,看似难成大器,但经久不衰的火候,不仅能够煲出汤的特有滋味,更能带给人一种宁静的温暖。美味靓汤有“党参黄芪炖鸡汤”、“虫草炖鸭汤”、“西红柿牛腩汤”、“山药羊肉汤”等。这些花式滋补汤多以鸡、鸭、鱼、肉为主要原料,喝汤同时吃肉,可以获得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再辅以山药、枸杞、大枣、生姜等温补配料,实为不可抗拒的滋补佳品。

  美食备忘录

  大雪时节除了南北经典的“炖”和“煲”大PK外,还有几种应景的美食也不得不提。

  一是羊肉。我国很多地方在大雪节气后喜爱吃羊肉进补。羊肉可以有很多做法,冬天采用炖、焖最为适宜,营养成分损失少,口味好。涮羊肉属于大众所爱,火锅调料能够掩盖羊肉本身的膻味,更合乎一般人口味。但涮羊肉容易不知不觉吃进过多油脂和盐分,应注意控制底料和调味料的量。

  二为“三雪”。有些地方在大雪节气讲究吃“三雪”。所谓“三雪”,就是雪藕、雪菜和雪梨。光听名字就感觉跟大雪节气很配。冬季在食用大量优质蛋白质进补的同时吃点“三雪”,更有利膳食平衡,还有助于缓解寒冷干燥的天气给身体带来的不适。

  三为腌肉虽香莫贪食。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素有“大雪”腌肉的习俗,有句老话儿说得好:“大雪把肉腌,大年把嘴填”。腌菜和腌肉的习俗主要是由于过去食物保存条件有限,用加盐和风干的方式可以延长食物保质期。但腌制食品含盐量高,还可能含有亚硝酸盐等物质,不宜多做或多吃。

  作者介绍:马冠生,博士,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从事营养与健康研究27年。现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妇女儿童问题专家,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2013第六届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健康传播风尚人物,2012年获首届科学传播人颁奖盛典授予的“科学传播年度人物”奖,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社“健康中国2012·十大年度人物奖”,中国营养学会2008年至2010年度营养科普工作个人一等奖。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马上营养授权转载

[ 责编:白璐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