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在物质代谢(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和解毒、免疫、凝血、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在妊娠的过程中,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为满足妊娠的需要而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俗话说,就是负担加重了,但一般处于代偿状态。
随妊娠进展,肝脏负担同样也加重,肝功能可以有所改变,如转氨酶、胆红素、胆固醇轻微增高,血浆总蛋白、白蛋白下降等。但由于肝脏贮备力大,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肝脏功能在产后能很快恢复正常。
有些孕妇在怀孕早期会出现怀孕反应,反应程度因人而不同,主要表现是恶心、呕吐、并伴有头昏、乏力、食欲不振和厌油腻等症状,这些症状和妊娠期肝脏病变的常见症状如 84 厌食、恶心、呕吐、无力等表现相似,容易误认为是怀孕反应,因此孕早期除了详细询问肝炎病史或肝炎接触史外,要查肝功能,可及早发现肝炎,及时隔离治疗,这对于预防肝炎从普通型转为重型很有意义。
急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孕妇,需视其病情轻重,决定能否继续妊娠
本文原载于《健康大百科》,内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