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动画|阻击非洲猪瘟:科学家如何打响“猪肉保卫战”?
首页> 科普频道> 光明动科普 > 正文

动画|阻击非洲猪瘟:科学家如何打响“猪肉保卫战”?

来源:光明网2020-08-27 15: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19年,猪肉在悄然之间成为了“网红”,各种猪肉飞天的段子在网络上流行。是什么原因让“二师兄”再次火了一把呢?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紧急启动了重大疫情Ⅱ级应急响应。尽管及时启动了相关的应急举措,但疫情还是逐步在我国境内蔓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什么是非洲猪瘟?它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

动画|阻击非洲猪瘟:科学家如何打响“猪肉保卫战”?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烈性、高传染性的疾病,发病过程短,一旦发病就无药可治,病死率可达100%,病猪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虽然不会感染人,但非洲猪瘟会对猪产品、食品安全等方面产生社会与经济影响,所到之处损失巨大,可谓残忍凶恶。

动画|阻击非洲猪瘟:科学家如何打响“猪肉保卫战”?

  非洲猪瘟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在1921年的肯尼亚,研究者认为,是非洲野猪将病毒传播给家猪的。1957年,以安哥拉为跳板,非洲猪瘟病毒登陆欧洲,肆虐了将近40年,1995年,欧洲范围内的非洲猪瘟病毒才得以控制。

  斗争还远没有结束。2007年,起源于非洲东南部的基因Ⅱ型非洲猪瘟病毒在格鲁吉亚被发现,两周之内便造成了30,000头猪死亡。随后,病毒快速蔓延,在高加索地区、东欧、南美洲和亚洲横行肆虐,所到之处“猪”灵涂炭。

  非洲猪瘟为何如此难防难治呢?这是因为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个危险的杀手。其基因组有17万个以上的碱基对,在病毒界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更令人头疼的是,这位大块头杀手,还身穿五层坚硬盔甲,ASFV基因组外有5层包膜,对免疫系统有很强的防御作用。非洲猪瘟病毒还是个“灵活的胖子”,长期隐匿于野生环境,极难被发现、清除。进入宿主体内后,它悄悄复制,伺机而动,病症出现的时候,病毒也已经复制到了恐怖的数量,使得现有的治疗手段难有效果。

动画|阻击非洲猪瘟:科学家如何打响“猪肉保卫战”?

  非洲猪瘟真的就无法对付了?别担心,科学家们能解读它,就有办法能克制它。目前防治手段研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研究疫苗与开发治疗手段。

动画|阻击非洲猪瘟:科学家如何打响“猪肉保卫战”?

  疫苗研究方面,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减毒活疫苗在实验室都表现出一定的保护效力,其中人工敲除基因后的减毒活疫苗保护效力最高可达100%。不过疫苗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仍存在副作用较大等问题。问题虽多,但疫苗未来可期!研制疫苗的同时,治疗手段的开发也势在必行。研发抑制病毒复制或增强机体清除病原能力的药物,有望保护已感染的猪;而目前业界采用的痕量核酸检测的方法,则可以检测出感染初期的个体,进行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任其阴险狡诈,也再无法来去自如。

  另外,现阶段通过严格实施猪场强化管理的多个措施,最大力度地切断了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养殖猪群的途径,虽然成本有所提高,但大大保障了猪群的健康程度,顺便还将猪蓝耳病、圆环病等常见传染病对猪群的威胁一并降低了,猪肉安全可以保障。

动画|阻击非洲猪瘟:科学家如何打响“猪肉保卫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猪肉自由”能真正实现!

  监 制:林 敏 战 钊

  策 划:王友华 薛爱红 金 赫

  导 演:赵宇豪

  文 稿:刘兴健

  校 审:张志芳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