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多措并举 严防旱涝急转引发地质灾害风险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应急频道> 要闻 > 正文

四川:多措并举 严防旱涝急转引发地质灾害风险

来源:光明网2022-08-25 09:20

  光明网讯 8月22日,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严防旱涝急转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坚决打赢地质灾害防治攻坚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当前大范围持续高温干旱已使表层土体收缩干裂,但据预测,今年发生秋雨、秋汛和旱涝急转的可能性极高,局地强降雨和旱涝急转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极大。预计8月26日我省将迎来华西秋雨,盆地西部和北部等地将出现一轮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夜雨特征明显的降雨过程,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对此,《通知》针对性提出六条举措,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高度警觉局地强降雨、旱涝急转诱发地质灾害风险,坚决打赢地质灾害防治攻坚战。

  一是要深刻汲取教训,强化极限思维。汲取近期省内外灾害教训,认真开展案例复盘和警示教育,逐一对照、举一反三抓整改,补齐短板、堵塞漏洞。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强化极限思维,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半夜时常惊醒”的紧迫感。县、乡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吃透情况、超前谋划、靠前指挥,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把各项地灾防治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二是要聚焦重点部位,强化排查监测。聚焦有人居住的靠山靠崖、临沟临坎等易灾地段,学校、旅游景区、交通沿线、在建工程、网红打卡消暑露营地等重点部位,暴晴暴雨、旱涝急转等重点区域,严格落实“三查”要求,特别是突出抓好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持续强化隐患风险排查监测。针对新增隐患点,逐点建立台账,结合威胁对象分行业落实防灾责任和分级落实群测群防措施。

  三是要加强会商研判,强化联动防灾。加快建立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联合会商及直达基层一线的扁平化调度机制,加强雨情、水情、汛情、险情会商研判及动态调度。针对中上游缺乏观(监)测站点的狭长中小河流和沟道,加快补齐监测短板,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机制,畅通预警信息传递渠道,落实预警响应联防联控措施。

  四是要加强动态预警,强化喊醒叫应。结合短临气象预报及雨情、水情实况,科学研判地质灾害风险,动态发布短临预警,第一时间“叫应”防灾责任人、村组干部、监测员,“喊醒”全部受威胁群众,层层传导压力,形成预警和响应闭环。加强“点对点”抽查调度,督促地灾易发区、持续干旱区、降雨落区“三区”重叠区和地震灾区等重点区域严格落实预警提级响应要求。结合暴雨、“三断”等极端情况,加强应急电源及卫星电话配置,确保关键时刻信息互联互通。

  五是要盯紧把住关键,强化果断避险。围绕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往哪转、谁管控等关键环节,逐项对照梳理排查,把责任和措施落实到岗到人到点到户。坚持“三个不怕、四个宁可”指导思想,坚决果断组织避险转移,切实做到“应转早转、快转、尽转、多转,不安全、不返回”。对于已实施治理工程的部位,充分考虑可能出现超设防标准的状况,一旦收到预警或遭遇强降雨,提前果断组织避险转移。

  六是要常态培训演练,强化应急处置。充分运用正反典型案例,加强防灾避灾救灾知识宣传,强化主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常态化组织开展预案演练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夜间、暴雨、“三断”等实战演练,并及时复盘检视、查缺补漏,提升一线指挥人员和受威胁群众响应处置能力。

  此外,《通知》还要求各级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分类指导、科学调度;21支省级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督导组加大“四不两直”督促检查力度,及时移交发现的问题并督促属地政府和责任单位抓好整改。(战钊)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方向晨:做服务“国之大者”的工程师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抵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