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内蒙古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人工造林的绿色奇迹
文化名山的历史传承
都在这“一抹红”里绽放
为何这座山是“红”色的?
答案藏在地质构造之中
红山属燕山山脉花岗岩体
主要由石英、黑云母和钾长石构成
其独特赭红色源自岩石中富含的矿物质
经长期风化后形成铁氧化物表层
很难想象
如今这片绿意盎然的森林
曾是黄沙肆虐的荒山
上世纪五十年代
赤峰城区被七百多座流动沙丘环绕
风沙侵袭时,沙丘高度与房子齐平
于是,一场持续数十年的
人工造林战役由此开启
赤峰地处北方半干旱区
年均降水不足380毫米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
种活一棵树,是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坚持
尤其是在花岗岩裸露的陡坡上植树
意味着必须进行“客土造林”
人工搬运土壤、垒砌树坑、背水浇灌
每一棵成活的树木
背后都是十倍乃至百倍的投入
如今,这片森林
是几代人用无数汗水写下的生态诗篇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是守护城市的生态屏障
更是市民触手可及的“森林氧吧”
距市区仅5公里的距离
让它成为人们
亲近自然、休闲健身、释放压力的理想空间
红山,不止于“红”
它是地质的印记
是生态的答卷
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样本
(田新宇 张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