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佳兴)9月13-1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办“走近中国林业和草原”活动。来自哈萨克斯坦、伊朗、伊拉克、蒙古、墨西哥、巴西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使节和代表走进中国治沙一线,实地感受生态变化。
在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召开前,使节和代表们实地感受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两市的荒漠化防治成效,探访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沙棘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和绿洲防护林体系构建技术示范区,乌兰布和沙漠黄河岸线流沙联防联治示范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等林业生态建设现场,深入了解“三北”工程区水土流失治理、乡村振兴、生态富民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和成果。
探访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沙棘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在走访交流中,外国使节和代表们聚焦中国治沙“秘籍”。交流未停,笔记不停,记录生态治理的智慧结晶。
“这几天的考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每一个参访点都十分精彩,既令人惊叹,也让人深受启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土地和水资源司副司长诺拉·贝拉穆尼在走访光伏治沙基地后表示,这里不仅实现了能源生产,还与生态保护、固沙相结合,这一项目有效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计与福祉,同时阻止了沙丘移动和荒漠化面积的增加。中国通过这一项目,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也为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出了积极贡献。
走访绿洲防护林体系构建技术示范区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华使馆参赞卡拉姆卡斯表示,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关注。我们今天在内蒙古所看到的项目展示了良好的科学解决方案和方法。哈萨克斯坦也有一些干旱地区,这些项目经验可以在哈萨克斯坦得到应用。未来,两国在林业和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合作将会更加活跃。
各国使节和代表表示,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目标,通过短短几天的考察,深刻体会到中国林草在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三北”工程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在多领域提供了国际样板。国家林草局国际司负责人表示,中国始终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坚持互学互鉴,主动分享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荒漠化综合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地建设实践经验,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我国十分重视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先后成立了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三次授予我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称赞“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据介绍,自 2017 年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多次举办“走近中国林业和草原”系列活动,广泛邀请各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深入中国林草工作一线,实地了解中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示中国生态建设理念、技术、设备,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经验、做法、模式。
9月16-17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将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科学治沙 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