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访南水北调水源地:10年护碧水 点滴聚成川
首页> 光明科普> 要闻 > 正文

探访南水北调水源地:10年护碧水 点滴聚成川

来源:北京晚报2024-12-13 15:51

  汉江之滨,水源涵养地鸟鸣虫叫、鱼翔浅底;丹江口水库库区,水上清漂队不舍昼夜、净岸护水;陶岔渠首,库水经层层检测后,方可被“放行”……通水十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如此浩大的工程,如何保证水质安全稳定?近日,记者深入陕西、湖北、河南等地寻找答案。

  ■陕西汉中

  柔性治理水清景美

  冬天,成群的西伯利亚红嘴鸥又一次飞抵陕西汉中天汉湿地公园过冬。“2008年第一次发现红嘴鸥时不到十只,现在估计每年会来四千多只。”“红嘴鸥之家”志愿者赵宏杰每天都会来公园喂养这些远方来客,他亲眼见证公园里红嘴鸥越来越多。“水清、景美,生态环境好,动物们都喜欢来这安家。”

  汉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地处汉江汉中城区段两岸的天汉湿地公园,是一处集汉江度汛、生态修复、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水利景区。昔日“脏乱差”,变身“绿富美”。如今,天汉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良好,降水和地表径流经过层层截流、过滤和净化,水质得到清洁后流入汉江,流进丹江口水库。据介绍,经过多年生态蓄水、柔性治水,汉江汉中段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出境水质达到Ⅱ类。

  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闫晓明指着一处鱼类洄游通道解释:“除了工程建设,柔性治水还要生态修复。”原来,翻板闸等工程建设会在一定区域内阻断洄游鱼类溯游而上的通道,为此,一条2.3公里的鱼类洄游通道建了起来,最大限度还原自然溪流形态,鱼儿可在此洄游上溯。

  ■湖北丹江口

  志愿者日夜坚守

  突突突……天还没亮,一艘清漂船马达的轰鸣声就已在丹江口水库库区响起。志愿者李大荣登上清漂船,拿着长长的网兜、夹子,迅速投入作业,提竿、打捞、装船……她熟练地将打捞起的漂浮物倒进船舱,然后捡拾岸边垃圾。李大荣所在的库区林场辖区离丹江口大坝直线距离不足200米,每年汛期,大量的枯枝败叶被冲到辖区水域,她常跟着护水队员,从早上5点忙到晚上8点,“最多一天要清理1吨多树枝等垃圾。”

  今年58岁的王照兵出身渔民世家,从小就靠捕鱼为生。2020年,他积极响应号召“洗脚上岸”,从捕鱼人变成了护水人,还当上了护水队长。虽然收入少了些,但王照兵拎得清,“人人都是守井人,为了守水护水,牺牲一点儿自己的利益也值得。”

  “小水滴”环保志愿服务大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1月中旬,丹江口市共有361个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数7.3万余次,注册志愿者约占常住人口的60%。在湖北省,约有1107万余名注册志愿者。

  ■河南陶岔

  科技助力把关水质

  河南淅川陶岔渠首坝前,自动清漂机器人仿佛一只勤劳的蜜蜂,摆动“触角”,在水面上捕捉漂浮物,使劲儿一吸溜,水面垃圾就被吞入“囊中”。

  如果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蓄水池”,陶岔渠首就相当于控制丹江口水库出水的“水龙头”。库区水进入渠首大坝要经过“三道关”,两道拦网用于阻挡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再用清漂机器人“查漏补缺”,每天作业可收集漂浮物。

  渠首上空,工作人员远程控制取水无人机,垂放吊绳将取水容器固定在水下50厘米,完成水质取样后,取好的水将接受各项水质指标的检测。

  渠首的一滴水,要经层层检测才被“放行”。当前,淅川县实现了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测。据介绍,中线工程通过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对全线64座节制闸、97个分水口等设施实时调控。在维护水质安全方面,全线设有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30个水质固定监测断面,严密监控水质情况。本报记者 胡子傲 李典超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雅万高铁全线站点投入运营

  •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铁路项目全线通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2028年。
2024-12-25 09:13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这十六个字,正映射着朱光亚的一生。
2024-12-25 09:11
据《自然》报道,经过数月攀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终于到达了一个火星陨石坑的边缘。
2024-12-24 09:59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欢团队围绕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开展了研究,发现在学习记忆或者人工诱导的神经活动下,神经元突触附近的线粒体基因转录显著增加,促进大脑能量供给。
2024-12-24 09:58
2024年,中国科技界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项项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12-24 09:57
凤凰山脚下,由十多栋楼房组成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安静整洁,完全看不出这里曾是繁忙的工业厂房。隔着厚厚的玻璃,张国平告诉记者:“那台不锈钢反应釜正在进行临时键合材料工程化放大试验。
2024-12-24 09:48
放眼全国,各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2024-12-24 09:46
“这些可降解植入的‘骨头’,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熊仕显介绍,该研究院拥有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以及帅词俊、赵宝军、陈斌等国家级人才。
2024-12-23 10:22
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12月21日上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2024-12-23 10:22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和石制品形成时间为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属种。
2024-12-23 03:55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2-23 03:55
还没到腊月,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吴家店镇包畈村村民陈亚舫已开始忙着订年猪。
2024-12-23 03:55
生命起源及早期演化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未解之谜。
2024-12-23 03:55
两根“玻璃针”机器手,快速翻转细胞,准确无误地找到细胞切入点,精准提取细胞核后,再注入体细胞核……前后不过86秒,一个完整的细胞胚胎就已“孕育”完成,随后开启“克隆之旅”。
2024-12-20 09:51
当你看到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自己要登上这趟列车。
2024-12-20 16:14
12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带领师生团队倾力打造的“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
2024-12-20 15:00
我国科学家获取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
2024-12-20 12: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