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张佳兴)“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并非易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全面推动“国家自主贡献”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
据悉,“国家自主贡献”是《巴黎协定》确定的“自下而上”的核心履约机制安排,是《公约》各缔约方根据自身情况来自主确定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
2023年,中国持续推动碳强度下降工作,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了17.9%,森林蓄积量达到了194.93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65亿立方米,已经实现2030年目标。截至2024年7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2.06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2.25倍,提前6年多实现了2030年的装机容量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目前中国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将基于国情,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按照《巴黎协定》及去年通过的“阿联酋共识”,于2025年适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报2035年的国家自主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