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湿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丰富,从寒温带到热带,从平原到高原,均有湿地分布,几乎涵盖了《湿地公约》所有湿地类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10年来,新增和修复湿地约80万公顷,湿地保护事业取得良好成效。
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备
2021年,中国出台了《湿地保护法》,并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湿地保护法规、规章。中央和地方分别制定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全面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901处国家湿地公园。严格执行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重要湿地实施严格保护。
工程规划体系日益完善
国务院发布《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实施了三个五年期实施规划,中央政府投资198亿元,实施4100多个湿地项目,带动地方共同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调查监测体系基本形成
开展三次全国湿地调查,构建林草生态感知系统,通过高新技术实时监控,初步实现监测监管一体化。
国际合作广泛开展
认真履行《湿地公约》义务,参与全球生态治理,讲好中国湿地保护故事,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启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中国候鸟保护网络建设”项目,对约30万公顷国际重要湿地加强管理。目前,全球共有43个“国际湿地城市”,其中中国城市有13个,数量排名第一。
宣传教育深入推进
结合世界湿地日等“生态节日”,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湿地宣传教育和自然教育活动等,使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珍爱湿地、保护湿地已成为全民共识。
出 品: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监 制:战 钊
制 作:张佳兴
资料来源:《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官网
图片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卫星影像:共生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