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佳兴)7月2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副局长张良介绍,截止2020年底,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527.12万公顷,40多年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达3174.29万公顷。圆满完成了前五期工程建设任务。
张良表示,三北工程自1978年启动至今,历经4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圆满完成了前五期工程建设任务。三北工程每一期工程建设结束后,都会对其建设历程、成效经验、存在问题等进行全面总结、客观评价。
7月2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线上发布会。图为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副局长张良介绍三北五期工程建设成果。(图片来源:国家林草局)
张良介绍,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方案》,2011-2020年是三北五期工程建设期。2020年,国家林草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会同有关专业机构对三北五期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估。评估内容涉及三北工程区森林资源消长、沙化土地变化、水土流失治理、农田林网化、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评估报告》。
三北五期工程评估结果显示,自2011年五期工程实施以来,按照东北华北平原农区、风沙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西北荒漠区4大分区的不同功能定位,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重点突出、规模推进,以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以植树造林和退化林修复为重点,以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精准治沙为抓手,大力推进管理、科技和机制创新,实现工程建设由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分散治理向重点突出和规模推进并举、单一造林向造林和经营并重、人工措施为主向人工措施和自然修复相结合、山上治本向山上治本和身边增绿并重的跨越式转变,取得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生态效益方面,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趋势,自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风沙危害得到有效缓解,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护农促牧屏障日益完备。截止2020年底,五期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527.12万公顷,40多年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达3174.29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四期末的12.40%增加至五期末的13.84%,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进程明显加快。
在经济效益方面,三北工程始终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指导思想,坚持生态治理与改善民生协同推进,特色林果业和林下经济初具规模,绿色富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三北五期工程营造的经济林保存面积约26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约340万吨,年总产值达40.8亿元。经测算,五期工程完成的营造林每年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总值可达964.55亿元。截止五期工程末,帮助1500万农民脱贫,脱贫贡献率达27%,三北地区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3.85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480亿元。
在社会效益方面,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生态文化日益丰富,生态文明意识普遍提高。通过道路绿化、城乡美化亮化等方式,实现人居环境改善。据全国森林资源第九次清查结果,三北工程区人均森林面积已达0.26公顷。在三北工程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以王有德、石光银、牛玉琴等为代表的英模人物,培育了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陕西延安、新疆柯柯牙等一大批绿色发展典型,铸就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为核心的“三北精神”,促进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升。此外,三北工程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2018年,三北工程获得“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