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北京时间11月30日20时,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功接收到中国南极考察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的气象观测数据。这意味着分别经过5年和近9年的稳定运行,位于南极的我国昆仑站和泰山站气象站具备了业务运行能力,自12月1日起正式业务运行,自此,两站一道顺利“转正”,将获取长期、连续的常规气象观测数据。
据介绍,南极大陆以大风、极寒闻名,最低气温可达-89.2℃,风速可达100米/秒,自然环境极为恶劣。此前,中国南极考察队曾在中山站至昆仑站沿线设立多个自动气象站,其中泰山站气象站建于2012年12月24日,昆仑站气象站建于2017年1月6日。
昆仑站气象站。受访者供图
“实现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观测业务化运行,将进一步推进全球气象预报业务。”世界气象中心(北京)运行办公室副主任王毅表示,长期、连续的常规气象观测,可以有效增强我国极地天气气候监测预报能力,对提高极地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评估准确度、保障科学考察、保护极地环境意义重大。
泰山站气象站。受访者供图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低温是影响南极大陆建设自动气象站的关键。自1996年起,中国气象局高位部署、逐步推动南极冰盖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在观测技术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极地气象科研团队从2010年开始研发超低温电池、风速仪、能源控制模块等多种设备,并多次派出考察队员前往南极进行超低温观测野外试验,最终自主研发出新一代超低温自动气象站。我国也因此于2018年成为继澳大利亚、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在南极超低温地区开展连续自动气象观测的国家。(记者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