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圳坪山:生态唯美新城 创新创业之都
首页> 科普频道> 绿色产业 > 正文

深圳坪山:生态唯美新城 创新创业之都

来源:光明网2020-08-04 18: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母亲河”坪山河上洋断面年均值达地表水III类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6.95平方米/人,大万世居列入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等高品质亮相,城区品质显著提升……“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已经深深融入了深圳坪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成为“创新坪山”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年轻的坪山,走出了一条生态筑底、创新腾飞的发展之路,打造成一座热气腾腾、蒸蒸日上的生态唯美新城,创新创业之都。

  筑牢生态本底,营造宜居宜业美好家园

  一直以来,坪山区秉持以“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监察执法—督察问责”六位一体模式为基本管理框架,以前沿科技、智能监控、精细化管理为具体实施路径,推动实现由倒逼发展向倒逼发展与激励发展并重转变,由攻坚作战向攻坚作战与治本作战并重转变,由指导监督向指导监督与自身高质量发展并重转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坪山更加优美宜居。

  “群鹭栖憩,白影点缀,水清岸绿”已成常态。近年来,坪山区创新采用“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散处理、就近补水”的标本兼治模式,系统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河道综合整治、正本清源改造和雨污分流建设等重点工程,累计完成955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新建管网394公里,雨污分流管网缺口100%补齐,整治“散乱污”企业近2000家,11条国考黑臭水体落实“长制久清”,99条小微黑臭水体实现全面消黑,坪山河上洋断面提升至地表水III类标准,龙岗河西湖村断面亦于2019年底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赤坳水库、松子坑水库、红花岭水库、三洲田水库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坪山区全面实施水环境质量目标精细化管理,分流域划分管控单元,建立了水环境基础数据台账,同时,充分发挥监控系统数据集成优势,整合河流断面水质、水质净化厂等在线数据,建立了在线监控预警信息处理机制,形成了科学高效、协调统一的涉水污染源监管工作体系。

  “坪山蓝”屡创佳绩,广获赞誉。坪山系统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构建大气网格化监测体系和每日巡查通报机制,创新空气环境智慧化监管模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13年的80%提升至2019年的95.3%,位居全市第一;PM2.5平均浓度由4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6.6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以来最优水平。

  噪声防控见实效,还居民以宁静。据了解,坪山开展噪声摸底调查,编制《坪山区噪声污染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报告》,有针对性地强化施工噪声、生活噪声监管。建立“远程喊停”监管新模式,对辖区建筑工地在线监控设备进行联网,对10家重点工地安装噪声、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管控和远程喊停。近年来,投诉处理率及回复率均做到100%,有效保障了市民环境权益。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交通噪声达标路段比例、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均保持100%,功能区噪声夜间达标率也由2012-2014年的0提升至2019年的83.3%。

  依托本底,塑就生态资源精品。坪山立足“一山一河一湿地”等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全力打造马峦山全域自然博物馆,以“零施工、零污染、零废弃”的全新理念,建成集导赏、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马峦山自然研习径及手造步道;完成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5509.84公顷的落界工作,森林覆盖率达45.49%;完成《坪山区古树名木普查报告》,申请挂牌古树名木153株;聚龙山湿地保护率达97%;已建成各类公园46个,绿化面积达32.9万平方米。

  创新+绿色,“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齐飞双赢

  创新,是坪山的立区之根本。近年来,坪山区以坪山高新区规划建设为核心,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根本遵循,积极围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补齐补强产业链、创新链,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89家,推动形成三大主导产业绿色经济集群,逐步拿下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5块闪亮的国家级“金字招牌”。

  创新坪山、生态宜居,二者的深度融合,吸引越来越引起国际顶级机构、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青睐的目光。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科技转化研究院正式揭牌,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深圳市硬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园运营,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合作协议正式签署,Slush创投大会,世界中医药前沿论坛,全国首届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等……高端创新资源的快速集聚,展现了生态坪山的卓越风姿,展现了创新坪山的闪亮风采。

  2019年,全区年生产总值增速达8.5%,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位于全市前列;三次产业结构为0.1:61.7:38.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604家。与此同时,万元GDP能耗连续7年下降,万元GDP水耗5年下降近4成,实现了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更低的环境代价推动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

  五步一景、十步一画,推开窗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打开门富氧跑道随处可见。对创业者来说,坪山优美的自然风景、宜居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了一张极具吸引力的名片,它与开拓的创新科技、活跃的文化艺术三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更是成为深圳坪山与世界的对话语言和联结点。(一鸣)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