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来源:光明网2021-11-05 15: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1月入夜后可见东方天空的双鱼座像敞开的夹子般,托着上方的秋季四边形(飞马座-仙女座);东北方是已经升起的英仙座,仙王座和仙后座位于小熊座的右侧;南方则是宝瓶座及南鱼座。其中南鱼座的北落师门视星等约为+1.2,是秋季星空里最闪亮的恒星。

  行星部分,日落后金星位于西南方天空,木星及土星则位于南方天空,木星及金星非常明亮,在夜空中很容易辨认。11月8日入夜后,金星及蛾眉新月在西南方低空形成星月争辉现象。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1. 七大行星在2021年的可见时间

  2021/11 流星雨

  11月05日 19:59 金牛座南流星雨极大期:ZHR= 5

  11月12日 19:16 金牛座北流星雨极大期:ZHR= 5

  11月18日 01:33 狮子座流星雨 极大期:ZHR= 10-15

  今年11月有三个流量不大的流星雨,分别是5日极大的金牛座南流星雨,12日极大的金牛座北流星雨,和18日极大的狮子座流星雨。两个金牛座流星雨的天顶每时出现率(ZHR)都是5,狮子座流星雨天顶每时出现率(ZHR)是10-15。

  金牛座北流星雨,尽管每晚可见的流星数量并不多,但因为偶尔会出现明亮的火流星而颇受关注。但是因为流量不大,不适合大众观测。

  本月18日狮子座流星雨极大期,正值满月,不适合观测。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2. 金牛座南流星雨和金牛座北流星雨辐射点的位置 (图源:IMO)

  * 注: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 Hourly Rate,简称ZHR)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假设辐射点位于仰角90度的天顶,在理想情况下,一个肉眼视力能够看到6.5等星的观测者可以看见的流星数量最多的流量值。实际能看见的会低于此一数值。

  2021/11/5 天王星冲日

  天王星在白羊座内逆行,11月5日7时58分位于冲的位置,视直径3.8角秒,视亮度+5.7等。冲是观察外行星的好机会,但天王星与太阳平均距离为19.2天文单位,到地球的距离并没有显著变化,它仍然很远。用大口径高倍率天文望远镜观看,可隐约见其呈青绿色的小盘面。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3. 天王星冲日示意图 (图源:网络)

  2021/11/8 金星合月 + 白昼月掩金星

  11月8日13:21金星合月(视赤经18h11m43s),地心所见金星在月球以南1.10度的地方,中国东北部、朝鲜、韩国和日本在白天发生月掩金星现象。金星从月球暗缘掩入、亮缘复出。金星亮度-4.6等,而且离太阳的离角很远,达到46.7度。虽然月球和金星都很明亮,但月掩金星发生在白天,所以最好是用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来进行观测。不过,用望远镜观察金星时,一定要非常小心地避开太阳,否则容易造成眼睛的损伤,或是观测仪器损毁。

  入夜后朝西南方天空观看,各地都可以看到月龄4的眉月伴随着右下方(约2个满月距离)的金星,这两个夜空中最明亮的天体并列争辉,在暮色渐沉的夜空中显得格外醒目。下一次金星合月是12月7日,但角距不会这么近了。

  月掩金星(非中心)概况 地理经度(度) 地理纬度(度)

  掩始外切:12时21分  112.12  51.9

  掩始内切:12时22分  112.42  52.3

  掩  甚:13时28分  151.20  62.4

  掩终内切:14时34分  -177.78 47.6

  掩终外切:14时35分  -177.59 47.1

  掩带宽:3441千米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4. 11月8日的月掩金星掩带(图源:Occultation Prediction Software)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5. 月掩金星(图源:Pete Lawrence)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6. 11月8日月掩金星各地见掩情况

  2021/11/11 “双星伴月”

  11月10日22:24土星合月(视赤经20h41m08s),地心所见土星在月球以北4.11度的地方;12日01:16木星合月(视赤经21h44m05s),地心所见木星在月球以北4.36度的地方,不过相合时它们皆位于地平面以下而不得见。可在11日20时左右朝西南方观看,月球的右侧是亮度为0.6等、呈现淡黄色的土星;左侧则是亮度为-2.4等、呈现白色的木星。土星与月球的角距为11.6度,木星与月球的角距为6.8度,木星与土星的角距为15.6度。三者在摩羯座中相依相偎,为公众奉献一幕精彩的“双星伴月”景象。下一次“土木双星伴月”是12月8日。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7. 11月11日的双星伴月模拟图 (图源:Sky Guide)

  2021/11/19 月偏食

  2021年11月19日将发生月偏食(沙罗周期第126号),包括美洲、北欧、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及太平洋等地区均可见。本次月食自北京时间14时00分半影食始、15时18分初亏、17时03分食甚、18时47分复圆、20时06分半影食终。全部过程历经6小时又6分钟,其中本影食历时3小时29分钟。最大本影食分为0.978。我国于该日约17时多月出,仅能见到食甚过后的月出复圆过程。去海边观看“海上升明月”也不错。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8. 2021年11月19日月偏食可见区域图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9. 2021年11月19日月偏食过程图 (图源:紫金山天文台历算组)

  2021/11/24 北河三合月

  11月24日11:58北河三合月(视赤经7h46m39s),地心所见北河三在月球以北2.53度的地方。可在23日深夜至24日凌晨观看,双子座北河三与亏凸月静静相望。附近还有双子座的北河二、小犬座的南河三等几颗亮星,而偏北处还有御夫座五车二,偏南处有大犬座天狼星等亮星,都可一并欣赏。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10. 11月24日的北河三合月模拟图 (图源:Sky Guide)

  2021/11/27 谷神星冲日

  谷神星在金牛座逆行,11月27日11时50分谷神星位于冲的位置。谷神星直径约945公里,是一颗矮行星。28日的位置接近金牛座的疏散星团——毕星团。29日20时03分谷神星最接近地球,距离为1.760859天文单位。由于谷神星亮度为7.0等,肉眼无法看到,至少需要借助双筒望远镜才能观测到。

2021年11月天象预报

图11.曙光号在2015年5月拍摄的谷神星,图片为原色 (图源:NASA)

  参考资料:

  1、《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

  2、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有趣天文奇观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袁凤芳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文稿编辑:赵宇豪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