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转眼,又到了年中,想必细心的网友已经发现一年一度的望远镜观测时间申请已经完成申报了。去年的往事还历历在目,那么这一年来,我们又做了什么呢?
图1.丽江2.4米望远镜和兴隆2.16米望远镜(图源:云南天文台、作者)
去年的申请,兴隆2.16米望远镜和丽江2.4米望远镜一共收到了91份申请书,来自国内外33个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各天文台,各高校中的天文研究人员,以及台港澳甚至国外的天文学家,还有来自社会上的人员。
而今年的申请工作,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37个研究机构有效申请91份,其中国家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各有19份申请,占据了四成多,紧接着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本次还有来自台湾、澳门的申请,以及三份来自国外天文学家的申请。
相比往年,申请总数基本上持平,海外申请数有所增加。而且近年来,除了常年工作在一线的资深天文学家,我们也欣喜地见到来自年轻科研工作者和博士生的申请,基于实测天体物理的研究梯队正在蓬勃发展。
从研究领域来看,本次征集到的申请占大多数的还是银河系内天体方向,共有49份,其次是银河系外天体研究,有18份,这其中包括了许多与时域天文相关的研究工作。太阳系内天体、系外行星等方面的研究势头相比往年,也有所上升。
图2.系外行星凌日假想图、仙女星系、哈雷彗星(图源:网络)
我们把申请书分为3个组别,邀请了9位业界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的主要原则是创新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将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对望远镜时间进行分配。尽管申请人都热情很高,但是由于资源紧缺,我们也只能部分满足申请者需求,甚至有个别项目会不给予支持。
如果大家翻找之前的申请通知,会发现在通知形式上近些年基本是一样的。但是真正的变化并不在形式上,而在于我们希望支持的方向。随着国内许多新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建设项目的开展,二米级望远镜又该何去何从?对于兴隆2.16米望远镜,我们的思路是朝着时域天文和配合大科学装置的研究的方向去发展,所以大家仔细看就会发现在申请须知中对时域课题、LAMOST和FAST相关课题等进行了强调,而且我们在评审和分配时,也会有所倾斜。
图3.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五百米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图源:作者、网络)
下面还是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问:非天文科研人员是否可以申请参观望远镜呢?
答:天文望远镜是重要的科研资源。在科研观测时间之外,它也是大众了解科学的重要素材。兴隆观测站作为科普基地,也是常年对外开放,欢迎国内外朋友来参观学习(根据疫情会有所限制),详情请联系兴隆站科普人员。
图4.参观2.16米望远镜(图源:作者)
问:科研所、高校之外的民间天文研究人员能不能申请使用望远镜呢?
答:可以的。我们对于所有人的申请都一视同仁,进行评审和安排观测,不会因为申请人的身份而有不同。事实上有很多爱好者也都在进行天文研究工作,有独立进行的,也有和高校、科研所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我们的天文望远镜面向全球开放申请。
问:图片我国的天文观测事业发展这么快,为什么本次开放申请的还是这两台二米级的望远镜呢?
答:天文望远镜的运作模式可能大家了解并不多,并不是所有天文望远镜都向全世界开放,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是一样的。不对外开放申请的主要是两类设备,一类是专用望远镜,例如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它是专门的光谱巡天望远镜;另外一类是单位自己建设的望远镜,只向单位内部或者本单位的合作者开放。而这两台二米级望远镜是国家出资建设并运行的,所以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开放。随着未来我国建设的望远镜越来越多,开放的望远镜也会越来越多。目前在申请界面中,申请者可以看到其它一些依托VO系统进行开放申请的望远镜,例如广为人知的FAST。
最后,欢迎各位天文研究人员申请使用我们的望远镜,一起合作用好这些望远镜,多出成果!
作者简介: 郑捷,别名小林,天文学博士,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任助理研究员,兴隆观测站驻站天文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银河系测光巡天、光学天文观测和数据处理技术、天文软件研发等。
文稿编辑:赵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