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学探索 圆梦行动
宇宙有多大?有多少个星球?水星上有水吗?有没有外星人?生命从何而来?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那里去?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欲,驱动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开拓未知的世界,天文的认知是对孩子建立世界观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了解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
这里群山环绕,江水滔滔,这里文化与自然交相辉映,这里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这里就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也有着一个天文梦,此次民盟中央“圆梦工程”来到了怒江。
科学探索 圆梦行动
民盟中央“圆梦工程”
天文科普走进怒江纪实
主办:中央文明办三局、民盟中央宣传部
承办:云南省文明办、民盟云南省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云南省天文学会
协办:怒江州文明办、怒江州教体局、云南瑾翠文化、云南睿网传媒
走进怒江纪实
2021年4月6日至11日,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民盟中央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21年面向贫困地区的‘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天文科普志愿服务行动”走进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到泸水市、福贡县和贡山县的大兴地镇中心完小、匹河完小、丙中洛中学等10所乡村乡镇中小学给偏远山区的孩子带去有趣的天文知识。
此次圆梦工程活动开展前,来自全州四个县市的140名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科学教师和地理教师在线上参加科普辅导培训,并参加了各项测试.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和云南省天文学会为每一所学校赠送了两台天文望远镜、60个DIY望远镜和科普书籍,鼓励孩子们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热爱天文观测,学习天文知识。这些自小生活在深山中的孩子,从此有了眺望宇宙的“千里眼”,对于头顶的星空,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探究的底气。对他们来说,一片关于天文知识的巨幕,正在缓缓开启。
科学家们在学校里开展了活泼生动的科普课堂,带领孩子们在有趣的天文科普里遨游太空。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解说下,孩子们知道了各种天文现象的成因、还了解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以及对火星研究的预测等。
科普讲座中,同学们积极踊跃,纷纷举手向专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专家们也耐心地给孩子们回答。小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课堂激发,直至课后,他们仍围在专家教师的身边,积极互动,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在孩子们好奇的眼神中,有着熠熠闪光的天文梦,而这个梦想会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不断向未知发起探索。
在DIY望远镜环节,天文学家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拼装望远镜。经过简单的讲解,大家就按照说明书拼装起来,一会儿功夫就组装成型。同学们拿着自己的成果激动不已,纷纷拿起望远镜看向远方。
活动极大激发了怒江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进一步拓宽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空间,同时也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一颗颗向往科学、崇尚科学的种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种子将会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科学家、老师、同学采访
结尾
探索浩瀚宇宙,追求科学真理。在中央文明办三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结合中国民主同盟“圆梦工程”项目的深入实施,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云南省天文学会的专业指导,多方合力推动天文科普公益课堂,彰显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培育科学少年,助力素质教育,为青少年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活动合照
文稿编辑:赵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