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银河系中一路狂飙的“博尔特”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银河系中一路狂飙的“博尔特”

来源:光明网2020-12-29 15: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数以千亿计的恒星生活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奔跑”。科学家们常常会想:这些恒星到底会跑多快?它们中也会有“博尔特”吗?

  恒星中的“博尔特”

银河系中一路狂飙的“博尔特”

图1:超高速星“逃离”银河系想象图(图源:网络)

  银河系中还真的有“博尔特”,它们就是高速星,是一种“跑”得很快的恒星。

  对于恒星,多高的速度算快呢?

  大多数恒星的速度是每秒几十至一百多公里,明显高于这个速度就算“跑”得很快。已发现的高速星中,速度至少是每秒400至450公里,有的甚至高达每秒1700公里。

  高中物理知识告诉我们,超过第二宇宙速度(每秒11.2公里)将摆脱地球的“控制”,超过第三宇宙速度(每秒16.7公里)将摆脱太阳的“束缚”,离开太阳系。

银河系中一路狂飙的“博尔特”

图2:三大宇宙速度示意图(图源:网络)

  你可能会想,高速星每秒几百甚至一千多公里的速度,能够逃脱银河系的“如来佛掌”吗?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解答它需要知道银河系的“逃逸速度”。类似于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是恒星逃离银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研究发现,太阳附近的“逃逸速度”大约为每秒500至600公里。

  如此看来,绝大多数已发现的高速星都无法从银河系“逃跑”,它们如同被如来佛祖攥在手心里的悟空师兄一样,被命运牵绊,无法来一场率性而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够少一些束缚,飞向更远更广阔的星际世界。

  就是这么快

  近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携约1.73公斤月球土壤归来,双子座流星雨也如期而至,这无疑是庚子年末最博人眼球的天文热点事件。

银河系中一路狂飙的“博尔特”

图3:嫦娥五号顺利升空(图源:维基百科)

银河系中一路狂飙的“博尔特”

图4: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星空上演的流星雨,图中建筑为郭守敬望远镜(图源:袁凤芳)

  让我们脑洞大开试着想象一下:如果嫦娥五号和流星雨像高速星一样“跑”得快,会发生什么呢?

  假如嫦娥五号每秒跑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别说月亮,就是太阳系也“拦不住”它,这种状况下“登月着陆”、“月球土样提取”和“返回地球”的任务根本无法实现,嫦娥五号将带着遗憾逃离太阳甚至银河系。

  流星的发光时间一般为1到2秒,如果流星以高速星的速度划破夜空,发光时间大概只有零点几秒。如果观看这么一场高速流星雨,您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直到流星消失了,您的脑海可能还在反复确认一个问题:刚才那个是流星吗?

  嗯,是的。唉,不对,好像不是。

银河系中一路狂飙的“博尔特”

图5(图源:网络)

  高速星家族

  科研工作者最喜欢的事情之一,是把研究对象做各种分类,然后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去观察和研究它们。面对高速星,研究人员亦不能“免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高速星的家庭成员。

  目前来看,这个家族不算庞大。

  研究人员按照能不能从银河系“逃跑”和 在哪里“出生”两个条件,把高速星分为四类,分别是“超高速星”、“超高速逃逸星”、“逃跑星”和“快速晕星”。

  大哥“超高速星”。它们是能够从银河系“逃跑”的恒星,在银心附近意外获得的巨大能量改变了它们原本的运动速度,使它们成为备受瞩目的“超高速星”。所以,大哥可以看作是在银心“诞生”的。

  提到银河系中心,您一定会想到神秘的黑洞,也一定会联想到超高速星的诞生会不会跟黑洞有关系?天文学家也是这么猜测的,他们在理论上证实:恒星与银心黑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大哥“诞生”的原因。

  二哥“超高速逃逸星”。它们也能够从银河系“逃跑”,与大哥不同的是,它们的诞生地是银盘,这里被视为恒星的摇篮,孕育着很多恒星。银盘上恒星密度比银河系外围高,恒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二哥“诞生”的原因。

  三哥“逃跑星”。它们跟二哥一样,都“诞生”于银盘,产生的原因也类似。所不同的是,三哥获得的能量没有二哥那么大,所以它们还在银河系“魔掌”的控制之下“生活”。不出意外的话,银河系以外的风景老三是无缘目睹了。

  四弟“快速晕星”。这个四弟其实是个“外来户”,它们从银河系的卫星星系或其它星系“过继”而来。银河系并不孤独,它的周围还有质量更小的卫星星系,目前已发现几十个矮星系,比如大小麦哲伦星系等。银河系和它的邻居们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有时也会串串门。这一串门可好,银河系强大的“个人魅力”让卫星星系里的一些恒星留了下来,当它们从卫星星系被“撕扯”下来的时候获得了很高的速度。

  两个豪门的联姻

  豪门最大的特点是啥?那就是家里有“矿”

  探寻高速星这种稀罕“物件”,需要“矿”特别多的巡天项目。不同望远镜的能力和“肩负”的使命不同,收集“矿”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这就需要“矿”多的项目“联合”起来,像联姻一样优势互补。

  LAMOST——郭守敬望远镜,中国天文学家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大视场兼备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它的光谱获取效率世界第一!正式巡天八年来,LAMOST共获得一千四百多万条光谱,是光谱观测领域的超级“豪门”。

银河系中一路狂飙的“博尔特”

图6:郭守敬望远镜(图源:于海童)

  您可能会想,要光谱干啥?

  光谱是天体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天文学家借助它们就能得到发现高速星所需要的部分信息。

  Gaia——欧洲航天局2013年发射的一颗测量恒星位置、亮度和距离等参数的卫星,已为十多亿恒星测量了这些信息,是这个领域的超级“大佬”。

银河系中一路狂飙的“博尔特”

图7:Gaia望远镜(图源:维基百科)

  如果LAMOST和Gaia两大“豪门联姻”,就集全了探寻高速星需要的所有参数信息,两个“豪门”充足的“矿”为更多高速星的发现带来机遇。

  2020年,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完成了LAMOST和Gaia的“联姻”,在豪门充足的“矿”中发现了591颗高速星,其中43颗能够摆脱银河系的“控制”。自2005年发现第一颗高速星,科学家历经15年,使用多个设备共发现约550多颗高速星,其中40多个被证实能够从银河系“逃跑”。

  这次两大“豪门”的“联姻”提高了高速星的发现效率,研究人员仅用两个观测设备,一次性发现了比前人15年积累的全部“家当”还多的高速星,首次使高速星总数突破1000颗,这次发现必将开启“豪门联姻”大规模“挖掘”高速星的新时代。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是一批生活在银晕中的高速星,它们符合银晕恒星的主要特点:“年纪”大、大气中金属元素含量低、且在比较扁的轨道上运动。

  另外,这591颗高速星大气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情况,向研究人员透漏着一个关于银河系形成的秘密:若干年以前,银河系的晕可能是通过“掠夺”邻居们的“家当”形成的,这些可怜的邻居们是谁呢?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卫星星系,或者叫矮星系。

银河系中一路狂飙的“博尔特”

图8:591颗高速星在银河系的位置和运动轨道示意图(图源:国家天文台孔啸绘制)
  

  作者简介:李荫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超高速星及海量光谱分析等领域研究。李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程师,LAMOST运行与发展中心办公室宣传主管。罗阿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LAMOST运行与发展中心数据处理部主任,主要从事海量天体光谱分析等领域研究。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