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编写的《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年鉴2025》(以下简称《年鉴》)正式出版发行。《年鉴》收录了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重要时事和文献资料,以及粮食生产、价格、进出口、质量标准等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状况的资料性年刊。
《年鉴》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扎实推进稳市场、强储备、严监管、添动能、保安全、聚合力各项工作,粮食市场保持总体稳定,储备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应急物资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储备实力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总产量达到70650万吨,首次迈上70000万吨新台阶
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065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在连续9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70000万吨新台阶。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2024年粮食每公顷产量比上年提高75.8公斤,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超过八成。
累计收购粮食达4.3亿吨,销售政策性粮食37.7万吨
坚持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多措并举稳定预期,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全年粮食收购量达4.3亿吨,为近年来较高水平。根据粮食市场供需形势变化、调控需要和库存状况,统筹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销售工作,2024年组织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交易24场,成交37.7万吨,其中小麦18.6万吨,稻谷19.1万吨。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成交及意向签约各类粮油1952万吨,总金额68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为促进现代粮食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总价值达到机构改革前的3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保障企业6.8万家
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规模、布局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储备总价值达到机构改革前的3倍,储备品种增加到112个,储备仓库实现全国31省份全覆盖。
加快完善粮食应急保供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粮食应急保障企业6.8万家,其中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900多家,粮油应急日加工能力170多万吨,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建立应对重大灾害应急保障响应机制,完善灾情报告、物流组织、指挥调度等措施,做到闻灾而备、闻令而动。全年向22个省份调运中央应急物资59批次、92.4万件,有力保障了低温雨雪冰冻、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救助急需。
推动发布国家标准60项、行业标准5项、国际标准6项
制修订粮食质量管理方面相关制度规定,推动发布《优质小麦》、《粮食安全储存水分》等60项国家标准,发布《全谷物分类与标示要求》等5项行业标准。推动发布6项国际标准,其中2项标准由我国牵头制定。
截至2024年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归口管理的粮食标准共714项。其中,国家标准408项,行业标准306项,粮食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
投入定点帮扶资金515万元,开展各类培训6300余人次
2024年直接投入阜南县帮扶资金515万元,主要用于产业项目建设、人才培育、乡村建设等方面。扶持龙头企业4家,招商引资3.06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38亿元;全系统购买脱贫地区农产品1183万元、帮助销售542万元。开展各类培训6300余人次。指导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消除风险监测对象4312户共14840人。
举办第四届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销会暨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帮扶县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帮助393个脱贫县、850家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现场销售粮油产品394.8万元,达成项目合作签约金额8.76亿元。(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