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现代化流通网络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首页> 光明科普>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以现代化流通网络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5-03-06 13:38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内核,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核心驱动力。农产品流通具备综合性产业特征,在农业产业链整合优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并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支持各类主体协同共建供应链。”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挖掘并充分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实现全链条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作为深耕农产品流通领域二十余年的民营企业,地利集团以布局全国的十余家农产品物流园为依托,搭建多层级、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赋能区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立足特色农业,“土特产”实现“大流通”

  特色农业是乡村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地利集团旗下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物流园,积极赋能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深挖特色农品规模化潜力,以点带面打破地域局限,让“土特产”畅行全国大流通市场,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以现代化流通网络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杭州地利果品市场产销对接项目)

  兰溪杨梅从片区种植到万亩示范,建德草莓从区域“特产”到“金名片”,长阳山蔬由高山走向城市,栖霞苹果从北方火到南方,寿光本土品种黄瓜从小众到爆款……这些区域特色农产品由“小而散”到“大而强”的背后,都有地利农产品流通的深度参与和有力支撑。

  近年来,地利集团旗下位于杭州、哈尔滨、寿光、贵阳等区域的农产品物流园,积极拓展与区域政府、产地合作社等多方生态合作,强化优势互补,通过组织采购商产地调研、区域特色产业对口帮扶、产销对接模式拓展、终端渠道推广等,助力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崛起。除大宗农产品B2B产销模式外,地利旗下各市场因地制宜,通过成立地产菜交易中心、区域特色产销专区等,引导“小农户”走进“大市场”,并给予经营与服务资源倾斜,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拥抱现代农业,以智慧流通驱动乡村振兴

  我国70%以上的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完成集散,农批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地利集团持续加大数字化投入,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流通综合服务平台,以产业振兴驱动乡村振兴。

以现代化流通网络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寿光地利价格指数中心)

  在夯实线下实体网络方面,地利集团锚定重点区域,以投资新建、轻资产输出等方式拓展业务布局,目前全国在建及运营大型农批市场10余家,产销网络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在促进区域农产品产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提升线上数智化管理方面,地利集团以现代化农批市场为“数字中枢平台”,从农产品进场报备、食安检测、售卖流转到交易结算,实现了一体化数字管理。

  与此同时,海量交易数据为产销决策、交易磋商提供了有效依据,进一步强韧了产销“纽带”,为现代农业及乡村振兴贡献了前沿经验与价值。(农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