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还在为水果易烂而发愁?这一科研进展,让呼吸跃变型水果不再“娇贵”
首页> 光明科普>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还在为水果易烂而发愁?这一科研进展,让呼吸跃变型水果不再“娇贵”

来源:光明网2025-02-14 14:56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刚买的水果,没放几天就软烂变质,只能扔掉,实在可惜又浪费钱?实际上,呼吸跃变型水果的保鲜问题一直是个难题。

  什么是呼吸跃变型水果?这类水果在采后会经历一个“呼吸速率”骤然升高的阶段,然后很快就会成熟、变质。像我们熟悉的牛油果,就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

  牛油果(Perseaamericana)是一种热带“贵族水果”,以其独特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而闻名。它含有与坚果相似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植物甾醇、生育酚和其他活性化合物,具有“高能低糖”的特点。

还在为水果易烂而发愁?这一科研进展,让呼吸跃变型水果不再“娇贵”

图片由AI生成

  牛油果的采后呼吸和代谢旺盛,在常温下保质期只有短短5~7天。一般来说,为了延长它的保质期,人们会把它放在低温环境中储存,因为低温能限制水果里的化学和酶促反应。

  可问题又来了,牛油果长时间待在低温下会得“冷害”病,比如在7±2℃冷藏时,75%的牛油果果肉会变成灰色。因此,探索室温保鲜方法至关重要,需为减少牛油果过度浪费和降低经济损失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在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常温保鲜、延长货架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以食品级原料为基础,通过精妙的相变和交联反应,成功制备出了双网络凝胶(DN)涂层。能有效降低果实呼吸和乙烯释放速率,延缓果实后熟、老化和变质,在食品常温保鲜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和参考价值。

还在为水果易烂而发愁?这一科研进展,让呼吸跃变型水果不再“娇贵”

  据了解,“双网络凝胶(DN)涂层”是用蛋白质、多糖、多酚和天然交联剂这些食品级原料做的,它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研究团队重塑了蛋白纤维化结构,形成淀粉样纤维(amyloidfiber,AF)。利用天然多酚EGCG让AF自己组装成第一个刚性网络。接着,把天然阳离子多糖壳聚糖(chitosan,CS)作为第二个柔性网络。最后,这两个网络在天然交联剂京尼平的作用下,相互渗透、缔合、交联,就形成了双网络水凝胶(doublenetworkhydrogen,DN)。

  这两种生物聚合物网络按特定比例进行优化,形成均匀的微观结构,通过液-固相变将其应用于牛油果表面,以提高其室温下的储存性。

  结果表明,DN涂层具有较低的水蒸气透过率(389.65±3.62gm-2d-1),可完全阻挡紫外线(0%透过率)。此外,与CS相比,其自由基清除能力(106.97%~116.20%)显著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51.00%)、大肠杆菌(62.12%)、李斯特菌(30.60%)、铜绿假单胞菌(66.24%)等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涂有DN的牛油果常温保质期延长至12天,与对照组相比,果实的颜色、硬度、失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稳定。此外,DN涂层抑制果实呼吸,减少乙烯释放,提高体内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来控制和预防氧化,防止果实快速成熟并延缓果实变质。

  DN涂层并不是食品级原料的简单共混或复合,其双层网络形成的均匀致密的结构优势使其发挥了屏障作用,并保持功能活性成分的持续缓慢地释放,具有安全、简单、高效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食品保鲜策略,在食品工业的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记者/武玥彤 内容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伏季休渔结束 渔船避风暂缓出海

  • 绿意奔涌大运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