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断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从2024中国种子大会看种业振兴新动向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不断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从2024中国种子大会看种业振兴新动向

来源:新华网2024-03-19 09:24

  新华社三亚3月18日电 题:不断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从2024中国种子大会看种业振兴新动向

  新华社记者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3月17日开幕以来,记者采访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听听他们带来关于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动态。

  近年来,我国培育优良品种步伐加快,一批高产、稳产、优质、绿色的新品种加快推出。大会期间,在5000平方米的室内展馆里,近50家种业企业带来了新产品:北大荒垦丰种业的龙垦系列大豆品种,广东省科学院的粤糖系列甘蔗品种……不断涌现的新品种助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展示的农作物新品种。新华社记者程潇 摄

  三年来,我国种业创新攻关实现重要突破: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华西牛、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加快应用;初步培育出一批耐盐碱水稻、小麦品种和短生育期冬油菜品种;审定推出了一批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优质短季棉品种、高油高产大豆……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内种植展示的新品种农作物。新华社记者郁琼源 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在位于海南三亚崖州区的南繁科技城,短短几年内,崖州湾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相继建成运行,21家种业科研机构和2800余家种业创新企业聚集,育种新成果不断发布。

  崖州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实验室还将充分发挥海南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形成我国同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高地。

  大会期间,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种业创新“3年成果”:2021年到2023年,集团营收从30亿元提升到52亿元,主要作物市场份额从7%提高到10%,新品种营收占比从8%提升到20%。

  协同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助力企业培育出更多良种。中种集团总经理宋维波介绍,集团联合国内67家科研单位团队启动首批“揭榜挂帅”项目,探索“企业出题、院校出智、成果共享、收益反馈”的全新企科合作机制。

  种业市场法治建设不断健全,进一步激发种业创新活力。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崔野韩介绍说,2023年,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年申请量突破1.4万件,约占全球一半,连续7年稳居联盟成员第一。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郁琼源摄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修订的种子法全方位扩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范围,大幅度提高侵权损害赔偿标准。针对近年来更加隐蔽的种子假冒和网络非法销售等现象,我国种业执法检查和监管不断加强,种子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建立新型高效的种业创新体系,下一步要继续完善种业领域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流动、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此外,要建立高效的资源配置体系,在人才流动、平台建设、合作交流等方面形成共享流通机制。(记者赵颖全、郁琼源、罗江、陈凯姿)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服贸会媒体吹风会及场馆探营活动在京举行

  • 甘肃榆中:积极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