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绿色健康、花样翻新:从农博会看“吃喝新趋势”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绿色健康、花样翻新:从农博会看“吃喝新趋势”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3-11-01 11:10

  你懂得看食物配料表吗?你懂得用不同的大米分别来煮粥、白米饭和煲仔饭吗?你知道如何吃得健康营养又花样翻新吗?日前在长沙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吃好”的定义越来越清晰

  如果说从“吃饱”到“吃好”是人们在农产品消费上的一次升级,那么,如何“吃好”就是一门学问。记者在农博会的众多展位里发现,人们对于“吃好”的定义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们的‘团长’在正式上岗之前,都会进行培训,充分了解每一种在售商品的配料表。”“多米臻选”是一家来自武汉的电商,目前共有“团长”数千人,客户300多万人。采购负责人廖涛告诉记者,绝大多数消费者在第一次购买某种新品时,总会询问产品的配料表。“枸杞原浆”“直链淀粉含量”“GI值”这些看起来十分专业的词汇早已频繁出现在消费者口中。

  “我在这次农博会选中的几款新品,回去之后都要进行视频拍摄,文案撰写,来专门介绍它们的配料表和最健康的食用方法。”廖涛说。

  在湖南弘康生态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市民正在争相品尝工作人员用清水烹饪的猪肉,旁边的展柜上,摆放着红糖、陈皮、桑叶等十多种饲料。公司董事长夏春霞告诉记者,因为对抗生素的担心,生猪的喂养方式是现在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的指导下,他们研发了不含任何硫酸类和盐酸类物质的饲料,这样的喂养方式让公司每年的猪肉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

  10月29日,在农博会期间举行的湖南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现场签约1596万元,意向合作金额5570万元。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目前湖南省共拥有全国绿色食品示范基地118个,绿色、有机和地标农产品总数达3953个,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绿色食品3544个,比2019年增长81.7%,有机农产品总数281个,获地理标志农产品128个。

  “消费者对‘吃好’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促进了我国农产品绿色加工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农产品绿色加工领域有42%的技术实现了并跑甚至领跑。”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表示。

  口味的变化越来越多元

  “给我来一份蒜蓉的。”“给我来一份麻辣的。”在农博会湖南南县小龙虾的展位前,市民们纷纷向在现场烹饪的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要求,记者的采访也因此中断了好几次。

  “我们每年会派出专门的‘口味团队’到全国各地去调研,夜市、超市、餐馆都是我们的调研点。”南县顺祥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汤洋向记者介绍,不管是江浙沪地区、北方地区还是东南沿海,各地消费者对小龙虾的口味每年都有细微变化。为此,除了蒜蓉、麻辣,他们还研发了清水、油爆、冰镇等十多种口味的小龙虾,其中仅一款鲜香小龙虾,今年前9月在某大型超市的销量就超过了3亿元。

  蛋卷、午餐肉、啤酒、香肠……在西藏德琴阳光庄园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摆满了20多种以青稞为原料或添加物的产品。负责人曹昆仑介绍,藏区以外的消费者对青稞都有一种好奇心,并且接受度都非常高。几年前,这家公司还只是国内某大型连锁超市的原料供应商,当发现青稞系列的产品十分畅销后,开始自主生产相关产品。今年,仅在某头部主播的一场“直播带货”里,一款青稞米棒就卖出了80多万份。

  来自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的板鸭手艺人熊兴林的产品在2019年进入当地公用品牌“安乡农仓”。之前,由于在常德地区有稳定市场,他的许多产品卖了几十年从未调整过口味。“‘入仓’后,我的产品年产值从过去不到1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6000万元。”熊兴林说,这几年,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增加了500多个客商的名字,板鸭口味也从过去主打“爆辣”,朝“微辣”“五香”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有一个自己特别钟爱的口味的同时,又想尽量多地尝试不同口味。”廖涛认为,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是口味多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不仅对各地的“地标美食”抱有极大兴趣,并且热衷于挖掘不为外地人熟知的各地“宝藏美食”。廖涛说,在他们的平台上,每个月推出的新品超过80个就是证明。

  吃喝的方式越来越精细

  “这款大米适合熬粥、这款大米适合做煲仔饭。”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展位上,负责人丁志军拿起一袋袋大米,分别向记者介绍最适合它们的吃法。

  丁志军说,“野香优莉丝”“农香42”等都是近年来科研院所根据市场需求推出的水稻新品种。除了普通的一日三餐用米外,还有功能米、儿童米等多种类型。“以前,家里买米一般都是买几十斤装的大袋米,现在2公斤、5公斤的小包装米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吃法不同,一个家庭一次买好几种不同的米已经非常常见。”丁志军说。

  湖南是全国茶油生产大省。在农博会现场,有不少来自湖南各地的茶油企业参展,优质的茶油产品吸引了许多消费者驻足。记者注意到,虽然各家企业的产品各异,但不少产品外包装上都统一标有“湖南茶油”的商标。

  “湖南茶油”是湖南省首批重点打造的三大农产品公用品牌之一。看似普通的商标背后有着一套严格的产品标准。

  “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湖南茶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业长期处于‘小而散’的状态,很多外地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茶油是什么。”湖南天华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商运营负责人肖春表示,如今申请使用“湖南茶油”品牌的产品要经过严格筛选,这对规范茶油行业的产品质量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

  在湖南农业集团的展位上展出了超过50种各类油料。“有的消费者喜欢油烟少的,一般就会选择‘湘杂油’系列压榨的菜籽油,如果喜欢吃凉菜、‘钵子菜’,就会选择茶油。”相关负责人介绍。

  做什么样的菜用什么样的食材,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信奉的“吃货原则”。为了适配不同菜系、不同口味和烹饪方式,湖南省内的科研团队仅辣椒就研发了200多个品种。据了解,自2018年湖南实施“六大强农”行动以来,湖南持续在农业品牌培育、建设、宣传等方面发力,打造了“湖南辣椒”等七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湖南辣椒”品牌旗下的辣椒品种成为“吃货”们选配食材的优先选择。

  一些曾经并非市场主流的地方土猪品种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以辣椒炒肉、红烧肉为代表的湘菜走红全国,业内估计,最适合做这些菜品的“宁乡花猪”、“湘潭沙子岭猪”等地方土猪品种未来两三年的产值将达到数百亿元。

  绿色健康、花样翻新不仅呈现出消费者的“吃喝新趋势”,也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以湖南为例,截至2022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202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收2.13万亿元,位居全国第7位。(记者周勉周楠 余春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