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浙江绍兴市越城区 创建“零礼金”村居 不比排场比文化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乡村振兴 > 正文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 创建“零礼金”村居 不比排场比文化

来源:农民日报2022-11-03 11:40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创建“零礼金”村居 不比排场比文化

  图为陆氏后人正在陆游家训馆教授孩子书写毛笔字,弘扬优秀文化。

  “乡风和,发展才能合。”57岁的陈国海是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西湖岙村的党支部书记,当了20多年的村干部,这是他最大的心得体会。过几天,村里五六百米的沿河护栏即将验收,前期施工时,不少老百姓就主动让出自家空间,只图大伙安全方便。“让出的可不就是邻里好乡风?”

  西湖岙村子不大,就102户人家,但出去干建筑的“小老板”有不少。口袋鼓起来后,自然而然,攀比之风有抬头之势,一场红白喜事得办上好几日,菜上得越来越豪华,礼随得越来越变味。因此,早在十年前,建美丽乡村之初,陈国海就组建红白理事会,要办酒先报备。

  “村干部、党员和村民小组长示范带头,不上高档菜,提倡光盘行动,礼金象征性收。久而久之,就刹住了这股不正之风,不少人家办酒席,用邻里互助替代礼金。”陈国海告诉记者,每年村里评选最美媳妇、最美婆婆、最美庭院,尽管没有奖金,只有荣誉,可家家户户争先恐后。

  坝头山村与西湖岙村地缘相近,可坝头山村过去矛盾丛生,是出了名的“上访村”。徐祖良一直在外经商,2006年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用了足足十年,才将各种关系理清理顺。这两年,党员干部带头干,从村容村貌入手,重新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坝头山村以陆为大姓,六成以上村民是陆游后代。后进如何变先进?徐祖良一手抓发展,另一手抓村风,挖掘孝道文化、家训文化,在陆游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每个月播红色电影,中秋做月饼,端午包粽子。眼下,正筹备一场孝道签约仪式,弘扬尊老美德。

  别说,乡风文明建设虚功实做,村风和发展互促互进、相得益彰,真做出些门道来。现在,两个村抱团发展,合营打造“陆游的乡村世界”,还引进了第三方运营商,闲置资源被激活,每年保底收益100万元,运营得好,还有额外分红。陆游诗歌节也走出村庄,成为越城弘扬陆游诗词文化、传承文明乡风的品牌活动。

  好家风、好村风带来好发展,东湖街道大皋埠村党总支书记夏建对此深有感触,信心满怀。“疫情防控期间,办席从简。我们就借此机会倡导文明乡风,推出家宴中心,倡导平价菜单,一户人家至少可省下七八万元。人心齐了,步子才能齐,党建引领下,我们打算打造未来乡村先行村。”

  记者了解到,为增进邻里感情,减轻人情负担,近几年,越城区推行党员干部示范引领“零礼金”村居创建,将酒席桌数、迎亲车队、菜肴标准等逐步纳入村规民约,乡贤和老党员化身“劝导员”,及时掌握村里婚丧嫁娶动态,还将移风易俗纳入区里“五星3A”创建考评,打造了8条乡风文明示范带。东浦街道邵家村的“百家宴”、金家村的“上下两千年”风俗画卷等一批特色载体应运而生。不比排场比文化,在越城正蔚然成风。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一把二胡奏响富民曲

  • 贵州:观百里杜鹃花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