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贺建强:枣木上种菌菇,环保致富两不误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三农看点 > 正文

贺建强:枣木上种菌菇,环保致富两不误

来源:科技日报2021-04-27 16: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176649_lix_1619145211794_b.jpg

  贺建强手持枣木菌棒向记者展示向阳湾村种植的“枣菇” 史俊斌摄

  3月29日,陕西省榆林市晴空万里,黄河西岸边上佳县通镇向阳湾村的山顶上,几排塑料大棚半开着卷帘,枣木菌棒上长出的红枣香菇白生生的十分惹眼。这段时间,该村党支部书记贺建强每天都要分几次赶到棚里查看香菇的生长情况。

  2015年以来,贺建强由外出创业自己挣钱的小老板转变为带领乡亲致富的主心骨,向阳湾村从此逐步由后进变先进,成了远近闻名的“枣菇村”。

  村子越来越富,贺建强也同步成长。获评2017年度“陕西省脱贫攻坚优秀村干部”的他,近期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回村创业中变成了“大个子”

  1983年10月出生的贺建强头脑灵活,打小便外出打工。从背砖块、扛石头做起,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他创业初成并捞到第一桶金,成为向阳湾村内外公认的有本事后生。

  佳县是“中国枣乡”,这里的黄河滩枣驰名中外,泥河沟36亩成片的千年枣树群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向阳湾村坐落在山顶上,村里坡陡路烂,小车进村难,村民吃水也困难,长期被贫困困扰。因传统的红枣产业衰落,村里1900亩枣林收益低下。全村有228户621人,多数外出务工,在村居住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126人,个个发展无思路,户户致富无门路。

  “你这人敢闯荡,回来试一下,看能不能带领村里发展起来?”村里一些老者劝说贺建强,对他满怀期待。贺建强对村里的现状也颇有想法,决心带领村民搏击贫困。

  2015年5月,贺建强放弃城市生活,舍弃了外面挣大钱的事业,回到村里挑起了向阳湾村村委会主任的重担。他暗下决心干成几件实事,用实际行动回馈乡亲们的信任。

  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是他的切入点,刚开始上级没项目,他自己垫钱实施。打井解决吃水困难,建幸福院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修路建“两委”阵地,配娱乐设施,搭建无线网络。不到一年时间,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好了,这个村子与外面就连起来了。

  贺建强回村后的一举一动,上级部门和村民看在眼里,服在心里。

  “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是进步,我的事业不是自己赚钱享乐。”贺建强回村创业中变成了“大个子”。2018年底,全村建档立卡人口59户126人全部脱贫。

  陕北枣菇第一村

  受气候条件变化与城市化冲击等因素影响,佳县的红枣产业一度萎靡不振,价格上不来、成熟无人摘、产品卖不出等问题突出。佳县县委、县政府围绕枣业提质增效,出政策、投资金、引人才、上项目,红枣醋、红枣酒、红枣羊应运而生。

  贺建强常立足枣业苦思冥想,颇费心思。他抓住各级帮扶脱贫攻坚的大好时机,争取扶贫项目。

  特别是2018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发现佳县利用枣木废料发展红枣香菇产业的前景广阔,于是带领27位村民赴商洛柞水考察。回来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商议后,他又马不停蹄奔赴杨凌,登门拜访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杜双田到村里实地考察,随后请华中农业大学的技术团队进行调查分析,确立了红枣木—菌棒—香菇的产业发展思路。2019年8月,向阳湾村建成了占地60多亩的食用菌生产车间,并投入运营。

  “村里的枣树每年春季都要塑形修剪,所以枣木原料不缺。”贺建强说,“因为枣木营养丰富,加上榆林阳光充足,气候干燥,所以枣木菌棒比其它杂木菌棒养菇周期短,出菇量大,花菇率高。”

  菌类种植利用了胡乱丢弃的枣枝,但是也产生了新的废料,怎么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10月,贺建强再次外出考察,赴“花菇之王”产地——湖北随州,引进了枣木—菌棒—菌丝—有机菌肥—枣树的循环生态种植方法。食用菌的废料菌丝蛋白含量较高,通过简单的加工可成为有机菌肥,用于枣园施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农业废弃物,又减少了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020年,向阳湾村集体收入77.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6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3700元。生产枣木菌棒50万棒,生产干菇1.2万斤。今年计划安装自动化接种设备,预计年生产能力可达120万棒,能满足周边几个县的菌棒需求。

  “我们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具有陕北特色的枣木菌菇产业,掌握了从木屑加工、装袋、接种到养菇、出菇、烘干等菌菇生产的全部流程和技术。今后会把这项产业向周边其他村镇推广出去,把农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产业。”贺建强自豪地说。

  作者:史俊斌 鱼玉军 何艳艳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