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基层治理与社区减灾分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基层治理与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旨在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防灾减灾合作公益平台,切实增强社会韧性,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揭牌仪式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应急管理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郑国光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应急管理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郑国光强调,基层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分会的成立是协会服务国家战略、响应中央号召的重要举措。他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资源下沉、力量下移,完善社区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科技赋能和社会协同,为构建全灾种、全过程、全方位的基层综合减灾网络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表示,基层治理与社区减灾分会的成立恰逢其时。公共安全科技是提升社区减灾韧性的关键支撑。分会应发挥平台作用,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联动,推动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与智能应急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原副主任闪淳昌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原副主任闪淳昌表示,防灾减灾关键在基层,基层治理与社区减灾分会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分会加强党的领导,立足“三个服务”:坚持为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会员服务,为推动基层治理和应急能力现代化,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大会投票选举了理事、分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选举过程严格遵循《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章程》,确保程序公正、结果公开。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刘凯
主旨演讲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刘凯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以“基层治理现代化与社区减灾路径创新”为题,全面介绍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主要结果,以翔实的数据展示了自然灾害风险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行为实验等实证分析结果讨论了基层社区和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行为提升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
公安部研究室原一级巡视员孔祥涛围绕“城乡社区减灾与基层全域安全治理的发展及挑战”的主题,讨论了基层构建多元主体参与防灾救灾的体系和路径。
公安部研究室原一级巡视员孔祥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纪杰教授分享了“火灾科学若干前沿问题与消防科普工作”,展示了火灾科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实践应用,并通过大量案例介绍了消防科普工作的行动和成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纪杰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