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空天地一体化测绘技术加速迭代,北京正加快迈入“实景三维”时代。在全国科普月的热潮中,9月23日,由北京测绘学会主办,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测绘学会智慧城市与大数据专委会承办的“科技馆之城”科普活动之“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视角下的北京城”走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通俗易懂、互动体验的方式,向中学生展示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张毅主持活动。
北京测绘学会理事长杨伯钢和师生共同畅谈测绘科技和科普进校园的意义。他表示,脚下的土地、眼前的建筑、手机里的导航,背后都离不开测绘的默默守护。从最初翻山越岭的标尺测杆,到如今的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北斗定位,测绘技术已迈入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智能化的新阶段。北京中轴线申遗、城市副中心建设、背街小巷治理、雨洪应急演练,全都依赖高精度、实时化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撑。可以说,测绘用看不见的数字网络,把城市“装”进了智慧大脑,也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美好。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树立报国理想的关键阶段。活动把立体眼镜、实景三维和互动体验带进校园,希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一眼看懂”测绘,把抽象的大数据变成可触摸、可提问、可带走的“身边科技”。
测绘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责任。它关乎国家安全、城市运行、遗产保护,也关乎每一位市民的获得感。杨伯钢会长鼓励同学们关注测绘、热爱科学,把今天的体验化作持久的学习动力,把对未知的好奇升级为投身国家科技创新事业的远大志向。
活动上,北京市测绘院高级工程师祝晓坤也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实景三维看北京》。从什么是实景三维,到遥感技术如何使人类脱离地球表面看地球宏观且全面等,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抽丝剥茧讲解实景三维技术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运用。现场互动中,祝晓坤演示如何实现裸眼3D立体,用PS如何制作红绿立体一张图片、如何自制实景三维,大家参与热情高涨,现场学习气氛热烈。
活动现场设置了立体观测、互动体验、地图捐赠、图书颁发等环节,吸引了近50名师生参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测绘技术从传统外业到空天地一体化、从平面图纸到实景三维的跨越发展,感受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智慧城市构建背后的科技力量。
杨伯钢理事长代表学会向学校捐赠了北京市测绘院研发的立体地图和《带你去看北京城》图书,并在致辞中鼓励同学们关注测绘、热爱科学,积极投身国家科技创新事业。
此次科普活动形式新颖、内容紧凑,既有沉浸式的立体观影,也有“动动手指”的轻量化互动,既贴合课后轻松的氛围,又留住了青少年好奇的火花。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完成一次“职业初体验”,把抽象的科学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应用,既开阔视野,也种下科学探究的种子。未来,学会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把更多优质测绘科普资源送进校园,让“大数据+测绘”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培育新一代科技人才贡献力量。(记者 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