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时间是万物运动的尺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坐标。北京时间是中国国家标准时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发出。9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民进云南省委会、贵州中科天文教育与先进技术研究院主办,纳雍县人民政府、纳雍县关工委承办的2025 “发现宇宙”暨“北京时间”面对面专家进校园活动在贵州省纳雍县举行。
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教育,时间引领创新”为主题。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党委书记窦忠以通俗而诙谐的语言表达,辅以丰富、生动的案例与故事,为纳雍县500多名师生带来了“北京时间”主题报告。报告还原了国家授时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展示了国家授时体系从弱到强、从跟踪到引领的曲折历程,分享了国家授时体系建设的辉煌成就。
活动中,国家授时中心科研人员李辉哲、吴元伟、云恩学分别以“一杆一影的智慧:太阳钟的前世今生”“时间旅行者必修课:读懂天文时钟”“百亿年不差一秒的原子钟!科学家和原子的时间游戏”为主题,从日晷原理、天文时间、原子时间等角度介绍了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和计量历程、国家标准时间及大科学装置的重要作用。
“日晷是人类认识和感知时间最古老的计时仪器。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光阴就是指日晷的指晷针影子在晷盘上移动一寸所花费的时间。”李辉哲介绍道。
“天文时间是一门既古老又与时俱进的学问。我也是从高中生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有机会来到多彩贵州,传播时间科学领域的知识。希望大家昔时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一起建设更美丽的中国。” 吴元伟说。
“目前的秒定义、国际标准时间(协调世界时)、全球卫星导航、电力、通信、金融、交通等众多行业领域,都依赖于原子钟提供的精密时间,对原子钟及相关量子物理的初步认识有助于激发同学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照亮山区孩子探索自然奥秘的前行之路。” 云恩学认为。
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专家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纳雍一中肖富匀同学说,活动了解了“时间科学”“北京时间从哪来”,理解了老一辈授时人用毕生的心血书写了属于时间的传奇,让自己找到了适合的科学探索路径。
纳雍五中教师蒙忠俊认为,专家们的到来,激发了学生们的科学热情,提供了宝贵的科教资源,将为山区的孩子打开探索宇宙和时间的大门。
“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懂科学、爱科学的意识。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力量,持续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输送‘纳雍力量’。”纳雍一中校长石文勇表示。
活动最后,专家们为积极开展时间科学教育的纳雍一中、纳雍五中授牌,标志着二所学校正式成为国家授时中心在贵州的首批“时间科普教育基地”。贵州与陕西,同为革命老区,同承红色基因。活动的举办将建构国家科研机构和基层学校科教帮扶的新路径,为新时代陕黔合作搭建新舞台,形成新格局、增添新动力、作出新贡献。(记者肖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