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5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在京开幕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资讯 > 正文

2025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在京开幕

来源:光明网2025-09-17 15:59

  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9月16日,2025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在北京科学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交流周以“AI时代的科学传播”为主题,旨在以AI赋能科学传播为纽带,推动全球对话,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携手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共同挑战。来自国际组织、科学节组织、科学中心及科学博物馆、科学传播企业的专家学者、项目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开启面向科学未来的广阔天地。

2025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在京开幕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李昕表示,科学传播是连接科学与社会的桥梁,关乎创新文化培育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的发起单位,北京市科协始终秉持“跨越地域、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惠及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科学传播理念,践行科学节联盟的使命,并在此基础上发出“深化交流合作、完善合作机制、搭建创新成果展示平台”三点倡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夏泽翰,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郭哲,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哈萨克斯坦)主席、首席研究员拉扎提·库赛诺娃女士,围绕科学传播价值、AI时代挑战及国际合作等话题先后致辞,发表观点。开幕式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一级巡视员刘晓勘主持。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秘书处总干事苏国民向安第斯路国际科学技术组织,格罗布尼克之城——创造力与科学传播中心(克罗地亚),科萨纳古希腊科技博物馆(希腊),特隆赫姆科学中心(挪威),意大利国家达芬奇科学技术博物馆等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新成员单位颁发证书。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任福君主持。波尔图大学(葡萄牙)自然历史与科学博物馆传播部主任、生物多样性展厅——科学生命中心馆长、欧洲科学中心和博物馆网络(ECSITE)主席玛丽亚·若昂·吉马良斯·丰塞卡,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原院长、“曲江学者”教授、国际科学教育学会理事会前主席(ICASE)张宝辉,泰国国家科技馆副馆长、亚太科技中心协会(ASPAC)副主席盖尼加·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JRE)分会主席赵如涵做主旨报告。

  玛丽亚・若昂・吉马良斯・丰塞卡表示,在科学传播领域(尤其博物馆场景及艺术与科学融合领域),AI可提升公众参与度、知识可及性与跨学科协作水平,提供个性化体验,还能助力AI素养培养及博物馆藏品保护,这一点可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的实践案例中得到佐证。

  张宝辉则围绕AI与科学传播的“机会-挑战-应对”核心议题展开,指出AI可作为传播者与中介,通过赋能传播全环节、赋权多元主体创造价值,同时面临伦理信任缺失、算法偏见等困境,提出以三角互证验证信息、同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与AI素养的学术应对路径。

  盖尼加・陈指出,人工智能为博物馆科学传播赋予寓教于乐、个性化体验等价值机遇,其应用需立足参观者视角,既能优化展陈互动体验,亦能助力公众未来素养培育。同时需正视其高投入成本、人文关怀缺失等现实挑战,并着重强调,需始终坚守人类价值本位——博物馆的核心使命在于联结与激励公众,而非让人工智能遮蔽其服务于人的本质功能。

  赵如涵发表题为《智能时代科学传播中的情感动员与知识生产》的演讲。其聚焦情感驱动下人工智能与科学传播的关联,认为情感驱动通过共鸣、视觉符号、媒体框架实现,且已改变知识生产形态(如主体多元、茧房效应增强等),提出当下需开展引导性治理、共建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推动科学传播融入全媒体,同时强调科学传播需兼顾情感与理性,践行科技向善理念,传递科学温度。

  本次交流周将持续至9月20日,期间,将举办北京中外科技馆馆长学术交流对话会、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年会暨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国际科教展区等多项特色活动。集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于一体,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元的活动,力争有效推动中外经验互鉴与资源整合,凝聚国际共识,共同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距乌镇峰会开幕还有2天!

  • 熊猫搬新“家” 我国再添一座大熊猫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