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全国科普月活动的热潮中,怀柔科学城于9月13日在城市客厅举办了“共享未来”系列科普活动之“与科学共同生长的城市”主题科普活动。活动通过全天候、多场地、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生动诠释了“科学+城”的融合发展理念,并聚焦“新质生产力”前沿,为市民带来了一场集趣味性、互动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科学盛宴。
趣味科普点亮“科学+城”,互动体验引人入胜
上午9时,活动在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A地块正式拉开帷幕。以“科学+城”为核心理念的四大主题展位,通过“科学之种”“城市之基”“绿色家园”“创造之果”的叙事逻辑,带领观众踏上了一段奇妙的科学探索之旅。
在“科学之种”展位,以怀柔科学城六大科学装置为原型的拟人化卡通形象和盲盒打卡册吸引了众多目光。孩子们手持打卡册,为集齐六枚大科学装置印章,兴奋地在各个展位间穿梭。
“城市之基”展位前,科学模型让观众零距离感受科学原理与乐趣。“绿色家园”展位则通过生动的图文展板和环保知识问答,向公众传递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创造之果”展位,众多家庭齐聚一堂,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共同拼装太阳能月球车、风力发电模型,亲子间的协作与欢笑声,为科学探索增添了温馨的色彩。活动现场,机器人机器狗的精彩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其灵活的动作和高难度的技术展示引来阵阵掌声。
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工程师
下午,活动的焦点转移至城市客厅B地块的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一场聚焦“新质生产力”的主题科普活动在这里深度展开。活动伊始,专业讲解员带领参与者参观了新质生产力主题展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展示了前沿科技如何赋能产业发展,改变未来生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杨勇带来了题为“未来工程师”的精彩讲座。他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未来工程师应具备的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激发了在场青少年对工程技术的浓厚兴趣。
“小小工程师”思维培养工作坊环节,在杨勇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们从古老的算盘学到现代计算机,并亲手组装一台精巧的机械计算器模型。当齿轮在手中转动,实现进位与归零时,抽象的计算原理变得具体可感。(记者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