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2025年暑期,全国科技馆迎来参观高峰,据初步统计,累计接待公众超3000万人次。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科技馆热”不仅体现在参观人数的增长,更呈现出内容创新、体验升级、资源联动共享等新特点。
多地科技馆人气爆棚。中国科技馆暑期门票售罄,累计接待超150万人次,其中京外观众占比超九成,18岁以下青少年占49.3%;辽宁省科技馆单日最高接待量破4万人次,广西全区17家科技馆累计接待首破100万人次。
2025年暑期中国科技馆人潮涌动,“神舟一号”返回舱吸引游客围观。(中国科技馆供图)
为提升体验,中国科技馆增设智能存包柜、母婴室等设施,升级票务系统;新疆、天津等地科技馆延时闭馆,夜间客流可观,科技馆白天是青少年“科学乐园”,夜晚变身亲子家庭“城市客厅”。
河北省科技馆莱顿瓶放电实验,小朋友被电得哇哇叫,感受科学的乐趣。(河北省科技馆供图)
前沿科技与特色展览成吸睛核心。甘肃科技馆航空航天主题展首日接待2.12万人次,创单展纪录;贵州科技馆大数据展区受欢迎,机器人成“明星”;北京科学中心开展120场AI相关活动,江苏、河南科技馆分别聚焦应急救护和儿童健康科普。黑龙江省科技馆“魅力冰雪”展区,让观众体验冰雪运动乐趣。
重庆科技馆“小科娃·大智慧”暑假科学营以“太空‘筑巢’计划”为主题,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重庆科技馆供图)
新疆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开到了中蒙边境的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萨尔托海乡喀拉乔拉村套查干湖夏牧场,小朋友与机器狗开心互动。(新疆科技馆供图)
在儿童健康“五小”专项暑期服务月活动现场,观众学习心肺复苏方法。(河南省科技馆供图)
各地科技馆创新方式,变“参观”为“探索”。陕西科技馆打造鸟类保护专题展,福建省科技馆推出定制“科普套餐”,提升团队接待效率;内蒙古、百色、山西等地科技馆结合地方特色或公众需求,开展特色活动与讲座。南充、毕节科技馆还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或关爱特殊群体,策划主题活动,中国科技馆也组织了革命老区青少年科技夏令营。
流动中的科技馆:暑期科普大篷车开进村镇服务“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湖北省科技馆供图)
资源整合让科普资源“活”起来。重庆与四川科技馆联合50家场馆开展“科普马拉松”活动;全国科技馆开展8期主题联合行动,其中拉萨活动中13家单位向西藏捐赠科普资源。湖北、四川、江苏等地科技馆也通过搭建平台、创新项目、跨省合作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服务更多公众。
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科普大篷车跨省联合行动深入黄河沿岸地区乡镇学校,学生尝试“掌中火”。(青海省科技馆供图)
今年9月,即将迎来第一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表示,科技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中国科技馆将在金秋九月为公众奉献一场欢乐科学的盛宴,引领全国科技馆进一步加强体系联动、资源共享,让公众更好地感受科学魅力,为广大青少年铺设好通向科学之路,厚植创新沃土。(记者 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