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海云:揪出过敏背后的“真凶”
首页> 光明科普> 视频 > 正文

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海云:揪出过敏背后的“真凶”

来源:光明网-京华卫生2025-08-14 09:39

  过敏了,找谁看?这是曾经困扰了很多患者的问题。呼吸科、耳鼻喉科、眼科、儿科、皮肤科……每年,各个科室都有过敏的人前来看诊。然而,随着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变态反应科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门专门研究过敏的学科,它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诊疗。变态反应科的医生,也犹如“侦察兵”,他们用“火眼金睛”揪出过敏“真凶”,守护着患者身体健康。

  石海云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在他看来,过敏无小事,它影响的不仅是患者本人,还可能是一个家庭。

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海云:揪出过敏背后的“真凶”

  一位“吃什么食物都过敏”的患者

  人体免疫系统失去常态,对于花粉、食物、尘螨等外界物质作出了过度的反应,医学上称为“变态反应”。过敏是涉及人体不同器官系统的症状,不局限于某一个系统。一个过敏病人可能同时合并有哮喘、鼻炎、结膜炎、皮疹等多个症状,可能需要耳鼻喉科、呼吸科、皮肤科等多科室会诊,如今有了变态反应科,一切都不一样了。

  “跟过敏相关的一切疾病,都属于变态反应科的诊疗范围。”石海云面临的复杂且棘手的病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曾经,有一位浙江的患者来就诊时,自称“除了白菜和米饭,什么都不能吃”,不仅体重在半年内下降30多斤,而且情绪极度低落,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海云:揪出过敏背后的“真凶”

  “患者说自己吃什么都很难受,却没有典型的过敏症状,比如皮肤瘙痒、腹泻等,甚至连家人都在困惑他是不是在装病。”但石海云没有轻易下结论。通过详细的问诊,他发现患者有长期鼻炎史,尤其在春秋季节症状明显。随后进行的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对尘螨和花粉高度敏感,但却对常见食物不过敏。

  石海云认为患者可能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就像患有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的人,对桦树花粉过敏的同时,可能也对苹果、胡萝卜、香蕉等食物过敏;对艾蒿花粉过敏者,可能对桃、洋葱、芹菜、芥末等食物过敏。他决定为患者进行脱敏治疗,以一个月为期,后续再观察效果。一个月后,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患者都明显好转。又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体重回升,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他当时回来复诊的第一句话,就是跟我说‘大夫你救了我的命了’。”石海云欣慰地说。

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海云:揪出过敏背后的“真凶”

  还有一位有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患者,也让石海云记忆深刻。血管运动性鼻炎是非过敏因素引发的鼻黏膜高反应性炎症,但患者却长期依赖过敏药物治疗,所以效果并不好。“生病的时候她一直没怀孕,也怀不了,后来我选择先调理她的体质,现在她已经生完小孩了。”得知好消息的那天,石海云十分开心,“我们可能只是治疗了一个简单的疾病,但对患者来说,却是改变了一生。”

  “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

  回忆起为何选择当一名医生,石海云坦言是因为小时候经常生病,频繁就医的经历让他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敬意。高考填报志愿时,便毅然选择了医学专业,开启了与医学相伴的人生旅程,但进入变态反应科却实属偶然。

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海云:揪出过敏背后的“真凶”

  “其实我在当医生之前对变态反应科并不了解。”最初,石海云在医院的皮肤科工作,直到医院设立变态反应门诊,才开始接触过敏性疾病。随着对这一领域的深入了解,他逐渐认识到过敏性疾病不仅很常见,而且复杂多变,常常被误诊误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过敏带来的不仅是生理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压力。

  石海云曾接诊过一名因夜间咳嗽不止导致全家都无法安睡的家庭的孩子,也见过许多因过敏而不敢社交、不敢工作的患者。而更让他担忧的是,尽管过敏性疾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很多人仍然不够重视。

  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吃感冒药治疗;知道自己过敏但不知道怎么治疗,随意服用激素类消炎药;认为过敏事小,选择扛一扛……这些事情时有发生。

  在主持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扬帆计划重点医学专业课题时,石海云不仅聚焦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患者教育上也下了大功夫。“我们开展了大量的科普宣讲和基层医生的培训,目的就是让大家重视起来,提早干预,疾病的走向就有可能发生改变。我很高兴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公众对过敏性疾病越来越重视,也学会了很多预防措施,比如到了花粉季戴口罩和眼镜,回家后洗脸、换衣服等小知识。”

  “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石海云常以此自勉。他认为,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悲悯之心。有时,他也会把自己当成一名患者,想象自己去求医时希望医生怎么做,得到什么帮助,从而反过来改变自己的问诊方式。

  变态反应学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石海云希望,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会有更多更好的医疗手段提供给患者。

  栏目简介

  《医路人生》是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光明网推出的特色访谈栏目,聚焦先进医务工作者的事迹和贡献,以医者视角记录生命故事,展现医学温度,传递人文力量。

  特别鸣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记者:蔡琳、李欣哲

  京华卫生编辑部出品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 广东潮州:积极应对台风“杨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