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心理科普 | 破解毕业焦虑,你可以这样做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心理科普 | 破解毕业焦虑,你可以这样做

来源:光明网2025-07-22 09:18

  毕业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也许很久前你就对毕业之后的生活充满期待了。尽管如此,毕业也意味着下一个阶段的人生会开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我该在哪里生活?是回老家还是留在北上广深?是该就业还是再继续读几年书?拿到手里的岗位适合自己吗?要不要再继续找找……

  每一种选择都很艰难,选择一条路,也同时意味着放弃其他的可能性。除了选择,还有很多的挑战:跟熟悉的朋友马上要分开或者已经分开,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一下就压过来,父母的期待有时并不那么切合实际。毕业前后,许多的选择和挑战都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难免会出现不安。

心理科普 | 破解毕业焦虑,你可以这样做

图片由AI生成

  确定的事情,会让我们更加安心。当面临不确定的时候,可能不仅觉得不安,无助和孤独感会袭来。有的人还会责怪自己无能,出现睡眠问题,感到生活失控。这时候去思考,往往容易把事情往坏的方向想。一些同学可能找到了工作,难免会拿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而社会比较也可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如果有这些感觉,要告诉自己,这种感觉在毕业生中很常见,不仅仅是你独有。同时也要相信,这种感觉会在日后的生活中慢慢消失。当面临这种焦虑的时候,以下几点有助于应对焦虑。

  首先,去觉知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在焦虑。焦虑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感觉不舒服,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处在焦虑状态中。焦虑有很明显的线索,比如呼吸会变得短浅,心跳会加快,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去关注自己的呼吸或者心跳。意识到自己是在焦虑的益处在于——知道自己太多的担心和负面思维是焦虑的症状,而不是基于对现实的客观评估。

  其次,保持健康水平的连接。和朝夕相处的朋友已经分开或者将要分开,但大家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保持联系,还可以与他们视频或者通话,分享彼此的生活。朋友依然是彼此生活中重要的支持者。进入了一个新环境,也要和身边的人建立必要的联系。只有积极去认识新的人,才有机会遇到那些你喜欢并且愿意多交往的人。连接不仅在个体水平上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和一个空间发生连接。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多出去走走,了解自己的小区和周围的环境,和这个城市建立心理上的连接也很重要。

心理科普 | 破解毕业焦虑,你可以这样做

图片由AI生成

  第三,适度运动,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焦虑不仅容易带来负面情绪和认知上的困扰,也很容易带来躯体上的问题,比如头疼胸闷、消化不良。适度运动不仅能够缓解焦虑的躯体症状,还能减轻焦虑的情绪症状和认知症状。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需要快乐,要求每个人都能够从学习和工作中获得快乐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讲,兴趣爱好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愿意从事的,但并不一定是我们最容易从事的。和刷手机短视频相比,在周末构思一幅画并画出来,读本书,或者打场球要难一些。然而,这些活动带给人的乐趣要远远比刷手机短视频更多。

  第四,练习正念。正念听起来是一个学术味道很浓的词汇,但是却很容易上手。焦虑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往往被一些难以控制的念头所侵扰,这些思维方式只能增加我们的担忧,对于问题解决无益,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也有害。正念要求我们完全关注当下,帮助我们从这些无益思维中摆脱出来。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进行躯体扫描。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者躺下,轻轻闭上眼睛,用意识去“扫描”身体的各个部位,每个部位停留几秒钟。至于“扫描”的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如头顶、额头、眼睛……再到足部;也可以是从下往上,或者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顺序。一般来说,坚持“扫描”身体五分钟左右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这个方法对于入睡困难也有效。

心理科普 | 破解毕业焦虑,你可以这样做

图片由AI生成

  此外,还要避免不健康的焦虑应对方式。一些方式看起来能够暂时应对焦虑,但长远来看,不仅不能应对焦虑,还能够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首先要避免养成依赖食物来安慰自己的习惯。情绪性进食正越来越常见,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依赖食物来应对自己的负性情绪。我们常常开玩笑“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吃东西确实能够让很多人感觉开心。但无论吃什么食物,还是要尊重自己的身体需要,根据自己的饥饱线索来进食——饿了就吃,饱了就停。当然,偶尔多吃一些,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一些人在面临情绪的时候,习惯于过分依赖用食物来“安慰”自己,导致过量进食或者进食失控的状况。这种情绪型进食并不是健康的应对方式。

  第二,避免过分回避让自己焦虑的情景。焦虑的时候,人们潜意识会回避让自己焦虑的情景。求职的场景会让很多人很焦虑,和积极求职相比,待在自己的房间确实能暂时降低焦虑。然而,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生活模式,只会增加而不是减少自己的焦虑和压力。求职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被评判和被拒绝,把这些解释成“这个工作和我不匹配”或者“这个公司的文化并不是我所喜欢的”,而不是去用“我不行”,“我没有竞争力”,“又一次被拒,我完了”这样笼统、不客观,也不健康的思维模式。

  (作者:王葵,系心理学博士、研究员、二级心理咨询师;工作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时代,“隐形热门”竟是它?|科学报国正当时

  • “爱心教室”托起多彩暑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