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慕课|胎儿心脏也能“修”?聊聊中国先心病介入技术的那些创新突破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中国直播服务系列活动> 科普慕课 > 正文

科普慕课|胎儿心脏也能“修”?聊聊中国先心病介入技术的那些创新突破

来源:光明网2025-07-18 09:21

  一项技术突破如何让危重先心病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当胎儿心脏还在母腹中跳动,医生又如何完成精密的心脏修复?这不仅是医学的奇迹,更是中国儿科界对生命起点的庄严守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小儿心血管专家孙锟教授,将揭秘亚洲首例胎儿心脏介入手术背后的“中国方案”:从三维超声透视胎儿心脏,到可吸收支架伴随孩子生长;从开胸时代到针尖下的心跳修复——看先心病介入诊治体系如何突破儿科学与产科学缺口,实现胎儿及儿童疾病的序贯诊治。

科普慕课|胎儿心脏也能“修”?聊聊中国先心病介入技术的那些创新突破

  【内容要点整理】

  一、突破历史瓶颈: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干预

  1.20世纪90年代,先心病诊疗面临三大严峻挑战:

  (1)诊断依赖有创性心导管检查,增加患儿风险;

  (2)治疗需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

  (3)胎儿期完全缺乏有效干预手段,危重患儿错失最佳救治时机。

  2.解决方案:构建全周期介入治疗体系

  基于对先心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功能科学理念),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并建立了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的全周期介入治疗体系。

  二、诊断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1.三维无创诊断系统

  技术:全球率先应用三维超声于复杂先心病诊断;

  应用价值:2004年制定国际首个POS三维诊断方案(与美日合作推广),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

  2.虚拟内窥镜技术

  技术:研发世界上第一台基于三维超声的一个新生儿病的虚拟内窥镜系统;

  应用价值:突破心脏空腔脏器无法直接内窥的局限,实现内部结构可视化评估。

  3.多模态联合诊断

  技术:建立全球最大样本超声+磁共振联合诊断体系

  应用价值:大幅提高胎儿先心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精准度

科普慕课|胎儿心脏也能“修”?聊聊中国先心病介入技术的那些创新突破科普慕课|胎儿心脏也能“修”?聊聊中国先心病介入技术的那些创新突破科普慕课|胎儿心脏也能“修”?聊聊中国先心病介入技术的那些创新突破

(图片由AI生成)

  三、治疗器械革命性进展

  1.首创适配儿童生长的可吸收大血管支架:解决金属支架需二次手术取出的难题(1月龄植入→10岁血管自然发育);

  2.研发特型导管:实现产房内治疗,产后即时介入,死亡率大大降低;

  3.亚洲首例胎儿宫内治疗。

科普慕课|胎儿心脏也能“修”?聊聊中国先心病介入技术的那些创新突破

  2018年完成亚洲首例胎儿先心病宫内球囊扩张术:

  过程:超声引导经母腹穿刺→心脏球囊扩张;

  成果:6年随访验证母胎双安全,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肯定。

  四、成果与社会效益

  1.学术与产业转化:

  (1)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于《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2)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先心技术器械中心”;

  (3)相关专利技术成功转化,产品产值已超3亿元人民币。

  2.临床效益显著:

  (1)推动全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数量大幅上升;

  (2)介入治疗相关死亡率显著下降。

  国际对标领先:

  (1)构建的“胎儿-新生儿-儿童”全周期介入诊治体系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部分指标(如危重症救治)优于国际水平。

 

  制作:张梦凡 程丽华(实习)

  科普中国直播服务团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更多详细信息,可点击下方文字观看回放

  点击回看科普中国直播|中国康复医学会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康复科普大会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