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肺癌、乳腺癌、口腔癌……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中国直播服务系列活动> 科普资讯 > 正文

肺癌、乳腺癌、口腔癌……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

来源:光明网2025-04-22 13:13

  想象一下,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再创新高、乳腺癌筛查覆盖城乡每一个角落、口腔癌早诊技术让万千家庭免于病痛……

  4月20日,2025中国抗癌协会整合科普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推进肿瘤防治的“中国方案”。本次活动旨在整合行业资源,推动癌症防治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播,提升全民防癌抗癌科学素养。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在致辞中强调了癌症防治科普工作在当前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新版《科普法》对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鼓励各方携手共进,为提升全民癌症防治素养贡献力量。

肺癌、乳腺癌、口腔癌……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致开幕辞

  一系列重要项目相继启动,展示了多方力量协同推动癌症防治知识广泛传播,全面推进肿瘤防治科普工作的成果。

肺癌、乳腺癌、口腔癌……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

  全国肿瘤整合防治项目 (2025-2030) 启动仪式

  多维度切入,齐议整合医学推动癌症防治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器官保护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晓军三位院士齐聚一堂,在“对话院士”环节中分享了他们在癌症防治领域的前沿见解和宝贵经验,强调了整合医学和科普工作的重要性。院士们的智慧碰撞构建了立体化的癌症防治认知体系,充分展现了大会的整合、创新、普惠的主题。

肺癌、乳腺癌、口腔癌……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

  “对话院士”环节

  多视角聚焦,共话癌症科普与预防

  科普主旨报告环节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田艳涛,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David G.Evans,北京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委员会委员李治中三位专家分别作题为《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另辟蹊径:扩大科普的影响范围》《中国高发癌症预防》的主旨报告,围绕科学研究与科普的关系、科普工作的拓展以及中国高发癌症预防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且精彩的阐述,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

肺癌、乳腺癌、口腔癌……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田艳涛作主旨报告

肺癌、乳腺癌、口腔癌……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

  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David G.Evans作主旨报告

肺癌、乳腺癌、口腔癌……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

  北京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委员会委员李治中作主旨报告

  科普圆桌沙龙分为“瘤种篇”和“技术篇”。

  “瘤种篇”圆桌沙龙中,上海市东方医院、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肺癌委员会执行主任周彩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张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医院、中国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委员会执行主任郭伟三位专家围绕不同瘤种的防治进行交流。

肺癌、乳腺癌、口腔癌……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

  科普圆桌沙龙“瘤种篇”

  “技术篇”圆桌沙龙中,空军军医大学、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委员会执行主任师建国,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肠病学副主任委员张发明,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刘均娥三位专家就相关技术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肺癌、乳腺癌、口腔癌……院士专家共议“瘤种防治”新策略!

  科普圆桌沙龙“技术篇”

  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筛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媒体传播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委员会共同承办。(记者 林佳欣 实习生 谭露)

  科普中国直播服务团队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全程直播。更多详细信息,可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回放。

  点击回看科普中国直播|2025中国抗癌协会整合科普大会(http://h5.live.gmw.cn/cloud/h5/1744876483785271)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