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繁星追梦·院士的答案】舒德干:用好奇心“钓”出5亿年前的人类祖先
首页> 光明科普> 视频 > 正文

【繁星追梦·院士的答案】舒德干:用好奇心“钓”出5亿年前的人类祖先

来源:光明网2025-03-26 13:30

  编者按:

  青春路上,以怎样的姿态前行?选择面前,你是否会犹豫不决?光明网推出《繁星追梦·院士的答案》特别节目,与两院院士深入对话,为青年群体解惑答疑。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期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

【繁星追梦·院士的答案】舒德干:用好奇心“钓”出5亿年前的人类祖先

  “人的兴趣会不一样,但好奇心是一种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舒德干谈起自己的科研生涯时,眼中仍闪烁着少年般的热忱。从解剖鱼虾的顽童到揭秘“天下第一鱼”的科学家,他的每一步选择,都印证了“兴趣”与“坚持”的力量。

  青春路上,兴趣是唯一的指南针

  上世纪60年代,湖北黄冈中学的一堂生物课,让少年舒德干的人生轨迹悄然改变。老师讲述达尔文与孟德尔的故事时,他第一次感受到“科学思想的震撼”。“达尔文留下的疑问,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1964年,18岁的他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毫不犹豫地将“古生物”填为第一志愿,尽管这在当时是冷门专业。

  “很多人喜欢地球化学或地质构造,但我只想探索生命演化的秘密。”在北大,舒德干系统学习达尔文主义与现代生物学,埋下了挑战传统理论的种子。“达尔文说,如果寒武纪大爆发真实存在,他的理论将站不住脚。那时我就想,或许我能找到答案。”

【繁星追梦·院士的答案】舒德干:用好奇心“钓”出5亿年前的人类祖先

  选择面前,敢啃“硬骨头”

  上世纪90年代,国际古生物学界聚焦于寒武纪“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研究时,舒德干却将目光投向更冷门的“后口动物亚界”——这是脊椎动物乃至人类的远古祖先所在,却因化石稀缺被称为“学术无人区”。同行劝他:“这方向太难出成果!”他却说:“达尔文没解开的悬案,总要有人去闯。”

  板凳虽冷,心胸火热。舒德干带着团队研究“寒武纪大爆发”,经费捉襟见肘,为节省论文彩图费用,学生钻进男厕所改造的暗室冲洗照片;因长期伏案读书,再加上在显微镜下常常要一毫米一毫米修复化石,导致颈椎严重变形。1999年元旦,他在标本箱中翻检出“天下第一鱼”昆明鱼化石时,不顾疼痛连夜工作:“那一刻,就像找到了人类失散5亿年的‘族谱’。”

  1999年11月4日,《自然》以长文形式发表了这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将已知最古老脊椎动物起源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称为“足以让一个国家和民族自豪的成就”。

【繁星追梦·院士的答案】舒德干:用好奇心“钓”出5亿年前的人类祖先

  寄语青年:科学需要“反骨”,更需纯粹的热爱

  如今,舒德干创建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被录入多国教材,但他更在意如何让深奥的古生物学“热”起来。“人类从鱼进化而来的故事,比科幻小说更精彩!”在国家大剧院、中小学讲堂,他用“第一口”“第一鳃裂”“第一头脑”的化石证据,将40亿年生命史诗娓娓道来。

  他尤其强调“科学想象力”的重要性,“灵感来自积累。1+2等于3,但若连1和2都不知,何谈突破?”在他看来,中小学应增加生物演化教育,“让进化论的火种早早在孩子心中点燃”。

  谈及古生物学的未来,舒德干直言不讳:“这行赚不了大钱,但能赚到‘明白’——明白生命从何而来,明白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他建议青年学子:“若家境优渥、心怀热爱,不妨大胆选择;若志在探索真理,冷门亦是热土。”

  记者手记: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在生命演化的长河中,舒德干的答案,或许也是每一个追梦者的答案:以纯粹的热爱,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让冷门绽放出科学的热度。

科学审核

舒德干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

监 制

战 钊

编 导

宋雅娟 蔡 琳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