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今天,带你重新认识“沉默的传染病”——结核病
首页> 光明科普> 视频 > 正文

今天,带你重新认识“沉默的传染病”——结核病

来源:光明网2025-03-24 09:14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有108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全球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为125万,增长率已大幅放缓至0.2%,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结核病,这个曾经被误以为是“古老疾病”的名字,如今仍然高居全球十大死因之一。在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跟随两位奋战在抗痨一线的医生,探寻防治之路。

今天,带你重新认识“沉默的传染病”——结核病

  “中国目前仍然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内科主任医师李强表示,根据2024年结核病年度报告显示,我国 2023 年结核病的发病率是 52/100,000,新增结核病患者达 74.1 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内科主任医师戈启萍进一步解释,我国的结核病感染率相对较高,虽然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后不容易患病,但仍有5%到10%的人在免疫力低下时会发展为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除了眉毛、指甲不得结核病以外,其他各个系统各个地方都可能患病。戈启萍介绍,结核病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在骨头里称为骨结核,还有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

  李强表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常见的全身症状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超过两个星期,部分患者还会咯血。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女性患者可能出现闭经,但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戈启萍医生提醒,除了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还有一些高危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吸烟者以及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生物制剂的患者。

  李强医生分享了一个案例:一名大学生咳嗽咳痰超过两个月,自行服用止咳药物后症状时好时坏,到医院检查时肺部已出现空洞,最终被诊断为有传染性的肺结核。他强调,一旦出现咳嗽、咳痰超过两个星期,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结核病筛查。

  从公众角度来看,结核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患者如果含有结核菌,可能会对周围密切接触的人造成传染风险。此外,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或不规范,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她呼吁患者一定要积极规范治疗,遵医嘱用药。

  “结核病的防治主要有三个方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李强呼吁大家科学认识和防护结核病,共同创造无结核的社会。

  戈启萍表示,作为结核病医务工作者,他们责无旁贷,希望从自身做起,带动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终结结核病而奋斗。

记者:张梦凡 田新宇

拍摄、制作:田新宇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