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时令节气与健康话题。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针对胃肠健康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李景南指出,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做胃肠镜检查,主要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是有消化道症状者,像长期腹痛腹胀、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的人需做胃肠镜检查;有吞咽困难、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不适,如反复反酸、烧心等症状的,建议做胃镜检查,排查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疾病;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腹泻、便血、黑便的,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具体做肠镜还是胃肠镜由医生依症状判断。
第二类是4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即便无症状,也建议进行一次胃肠镜筛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如结肠息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肿瘤发生。他举例,身边不少无症状朋友通过肠镜检查发现了超一厘米的高危结肠息肉,及时切除预防了结肠癌。
第三类是高危人群,包括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本人既往有结肠息肉情况,以及特殊少见的遗传性息肉病患者,这类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若胃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一定要活检明确性质,发现结肠息肉则必须切除,以明确病理类型。切除后,需依据病变性质,如结肠息肉要根据息肉数目、大小、病理类型决定复查时间,一般为一年、三年或五年,根据上次肠镜结果确定下次复查时间。此外,像腺瘤这类结肠息肉有一定复发风险,与个人情况、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做结肠镜检查。(记者 李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