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新修订的科普法将如何为国家创新发展发挥作用?科普在新的时代下有何使命?让我们一起听听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的见解。
陈征:修订后的《科普法》明确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科普法》的修订是科普工作进入一个全新历史阶段的里程碑,意义重大。
在实际工作中,科普如何大步向前发展,我认为关键在于“双向奔赴”。一方面,国家已经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法律保障,那么科普工作者就需要不断创新,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在科普法的基础上,各项条例和规章制度建设也需要跟上。
倘若我们仍停留在过去知识补课的阶段,每天只是单纯地讲解知识,而不能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强有力的推动,那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明确在新时代下,科普所肩负的使命与任务,探寻合适的方法,找出科普应当解决的具体实际问题。当我们找到并解决这些关键核心问题时,科普工作必然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所以,《科普法》修订后,科普工作者不能坐等或躺平,等待他人提供待遇、资源和条件,这是不可取的。要积极地去思考,在国家已经给予如此大的重视和支持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与之匹配。
监制 战钊
策划/记者 蔡琳 林佳欣
编辑 王笑颜(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