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在北京做科普 | 以医之名,他是科普界的“摆渡人”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我在北京做科普 | 以医之名,他是科普界的“摆渡人”

来源:光明网-蝌蚪五线谱2024-11-06 11:32

  许多科技工作者亦是科普队伍的一员,他们将科学的魅力展现给广大公众,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蝌蚪五线谱特别策划《我在北京做科普》系列内容,邀请嘉宾分享科普工作的故事和经验。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研究员 /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外科学博士马向涛老师,他长期从事外科肿瘤学临床与基础研究,译有《生活之道》《细胞传》《癌症传》《基因传》《认识身体》《肿瘤临床试验》等专著,一起来听听他的科普之路。

  Q:从医的经历对您从事翻译工作有哪些影响

  A:学医塑造我的性格,医学是一个非常需要认真的行业,人命关天。所以在上学和工作的这些年,我养成了非常严谨的工作习惯。我会把这种工作习惯用到之后做科普的过程中,我有时候跟编辑和读者们开玩笑说,我是以行医的方式来做书。

  Q:翻译工作过程中遇到哪些挑战?

  A:翻译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尤其对于我们这些英语非母语的人,如何跨越语言障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不光是有专业的问题,还包括文化背景以及受教育的程度,可能都会影响我们的发挥。

  但是好在我们现在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互联网非常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更多的资源,在这种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其他专业的人进行更多的交流,我觉得这都会促进我们的发展。因为科普不单是一个医生的事情,是我们双向奔赴的一个结果。

我在北京做科普 | 以医之名,他是科普界的“摆渡人”

  Q:如何平衡科普的专业性和普及性?

  A: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我会经常聆听读者们的一些心声,当初他们开玩笑说,我是第一个在书上留下自己微信号的译者。我这样做主要是想听听他们对于这部作品,对于我的文字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因为专业和科普之间有时候很难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

  如果我们板起脸来说专业的话,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听不懂我们在讲什么;如果我们只是用一些大白话来表述科普内容,大家可能又会质疑我们是否足够严肃,所以我们是在动态地摸索专业性与普及性之间的界限。

  Q:在科普工作中,有没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事?

  A:我在《认识身体》这本书的注记里面专门写到了一位老奶奶,用了字母D来代替她的真实姓名。这位老奶奶是一位癌症晚期的患者,从第一次做手术到她去世,我都一直在陪伴着她。这个过程中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们两个亦师亦友、并肩战斗。

  虽然知道生命终有一天会到终点,但是我在她去世之前跟她沟通得非常透彻,我甚至可以跟她说你的生命会进入到哪个阶段,在什么时候你可能会昏迷。

  所以老奶奶等于是在生命走到终点之前自己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我觉得她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榜样,是与疾病抗争的榜样。对于她来说我可能就像她的孙子一样,跟她相伴了好几年。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医患之间相互的信任,相互的扶持,然后我们有了一个理想的结果。

  Q:您认为应如何消除公众对疾病的误解和恐惧?

  A:公众产生恐惧很正常。因为恐惧来自对某一个事物的不了解,当我们无法把控的时候,心里产生问号是太正常的一个事情了,我相信我面对一个陌生领域也会有这种反应。所以不要上来就否定或者一竿子打死,这时候就需要多讲道理。

我在北京做科普 | 以医之名,他是科普界的“摆渡人”

  比如“谈癌色变”,我们要把癌症这件事讲清楚,让大家充分意识到,癌症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它和我们的年龄有关系。让大家心里想到,高血压也是慢性病,糖尿病也是慢性病,为什么不能去善待跟我们相伴一生的癌症呢?

  所以当你把每一件事情,能够通过清晰或者简单的科学道理给大家讲清楚,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我们的建议,沿着一个正常的或者正确的方向往下走,这就是我们科普的目的。但是我们不要想一朝一夕就能把大家的观念扭转过来,或者说要求百分之百的人都要遵循我们的建议。有时候医生也会出错,我出错的话会继续学习,纠正错误,我愿意站在读者和大众的一边,跟我的患者一起进步。

  Q:如何把握内容的创新性与准确性?

  A:目前国内报纸杂志和网络媒体报道的信息都很新,国外报道了一些新的进展,国内媒体马上就能翻译过来,而且翻译得很准确,用两三百字就能把这件事说清楚。

  所以我深深感到现在网络的时效性非常强,还有一个就是需要值得注意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应用,AI的应用领域非常广。

  当然,我们也看到这是一把双刃剑,AI也会出现一些负面作用。所以做科普也好,做专业也好,我们都要秉承谦虚谨慎的态度,要跟其他行业,包括媒体、大众,包括非专业人员,要多聆听大家的意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正确的方向。

  所以不要急于把一项科学或者科普内容神化,要把它变成一项能够经得起检验的科学。

  Q:对于年轻科普工作者,您有哪些建议?

  A:首先非常欢迎大家能够致力投身于科普行业,但是我也要给大家一些善意的建议,这条路很长,很艰苦,而且没有什么名利。所以大家要能忍得了孤独,如果你坚持下去的话,终将有一天,它会为你自己,还有你身边的人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立冬近 农事忙

  • 第七届进博会丨人文交流活动丰富多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2024-11-07 09:49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2024-11-07 09:48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024-11-06 10:30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2024-11-07 09:4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2024-11-06 10:24
胸怀“国之大者”,探索国计民生的实问题。问题驱动研究,创新推动发展。
2024-11-06 10:23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4日在京举行,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大会审议。
2024-11-05 10:14
11月4日,总重量约34.6公斤的空间站第七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斑马鱼培养基、氨基酸、寡肽、产甲烷古菌、极端环境微生物等24种生命实验样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024-11-05 04:25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超充站670座,并计划今年底前累计建设1000座,这让深圳实现“超充之城”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2024-11-04 21:21
“微专业”是指高校围绕某个学术领域或核心素养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具有“小而精、跨学科、灵活”等特点,不授予学位,但学生修完后可以获得证书。
2024-11-04 09:57
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2024-11-04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