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跟着节气游北京|处暑:暑气渐退,秋意临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跟着节气游北京|处暑:暑气渐退,秋意临

来源:光明网2024-08-22 11:11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处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处”的本义是“止息”“停留”。《说文解字》曰:处,止也。“处暑”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

  处暑美景:峡谷山泉

  百泉山,处暑时节的避暑佳选。它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距离北京市中心仅91公里。这里山水相依,景色宜人,是京城中难得的自然秘境。

跟着节气游北京|处暑:暑气渐退,秋意临 

燕山天池之景(引自:跟着节气游北京系列—处暑)

  燕山天池,海拔千米之上,群山环抱,碧波荡漾。位于延庆城区东北部,距离北京市中心116公里。湖面如镜,倒映着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四周群山环绕,绿意盎然。在这里,您可以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感受心灵的宁静。

  乌龙峡谷,碧水绕石,幽谷深长,这里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三潭沟西,距离北京市中心146公里。漫步于峡谷之中,清风拂面,溪水潺潺,让人仿佛置身于天然大氧吧之中,让心灵在凉爽的空气中自由飞翔。

  处暑习俗:祈愿平安

  处暑时节,农民会向天子进献五谷,天子品尝新谷并奉献给祖庙,寓意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民间,人们会庆祝“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从七月初一开始进行“开鬼门”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期间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南方海边禁渔期结束后,开始陆续开海捕鱼。民俗学者指出,大海和陆地一样,经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了。有趣的是,北京也有“开海”的习俗,尽管这里的“海”实际上只是湖。

  在以前,人们在春季的时候,会在北京的各个水域中放养鱼苗,大多是鲫鱼,到了处暑之后,秋季来临,才允许钓鱼、捕鱼。

  处暑美食:清暑防寒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处暑吃鸭,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老传统。鸭肉有滋润的功效,可以防秋燥,是入秋后“清热润燥”的一剂良方。同时,鸭肉性寒,在尚有暑热的初秋食用,可以祛除暑气,避免上火。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莲藕是秋季的应季食材,具有清热润肺、养胃健脾的作用。处暑时节天气干燥,吃藕可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

  处暑收获:北京特色农产品

  北京李家庄的奇异梅,皮薄肉厚、汁多味美,甜中带酸,富含营养,堪称健康与美味的典范。绿色生态种植,品质严控,唤醒味蕾,滋养身心。

 

跟着节气游北京|处暑:暑气渐退,秋意临

冰淇淋萝卜(引自:跟着节气游北京系列—处暑)

  西槐庄村的淇凌萝卜,在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助力下,探索种植新一代口感型农产品,外皮多彩,口感甜美如冰淇淋,展现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融合,为当地农业带来新机遇。

  西王化营甘薯,软糯香甜,自然好味邀您共赏京郊田园风情,品味大自然的馈赠,让健康与美味同行!

  科学顾问:胡琦(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策    划:武玥彤 宋雅娟

  文字撰稿:姜婧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视频制作:赵浦春、钱庆、任天宇

  校    审:曹馨文(实习)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