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跟着节气游北京|处暑:暑气渐退,秋意临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跟着节气游北京|处暑:暑气渐退,秋意临

来源:光明网2024-08-22 11:11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处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处”的本义是“止息”“停留”。《说文解字》曰:处,止也。“处暑”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

  处暑美景:峡谷山泉

  百泉山,处暑时节的避暑佳选。它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距离北京市中心仅91公里。这里山水相依,景色宜人,是京城中难得的自然秘境。

跟着节气游北京|处暑:暑气渐退,秋意临 

燕山天池之景(引自:跟着节气游北京系列—处暑)

  燕山天池,海拔千米之上,群山环抱,碧波荡漾。位于延庆城区东北部,距离北京市中心116公里。湖面如镜,倒映着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四周群山环绕,绿意盎然。在这里,您可以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感受心灵的宁静。

  乌龙峡谷,碧水绕石,幽谷深长,这里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三潭沟西,距离北京市中心146公里。漫步于峡谷之中,清风拂面,溪水潺潺,让人仿佛置身于天然大氧吧之中,让心灵在凉爽的空气中自由飞翔。

  处暑习俗:祈愿平安

  处暑时节,农民会向天子进献五谷,天子品尝新谷并奉献给祖庙,寓意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民间,人们会庆祝“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从七月初一开始进行“开鬼门”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期间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南方海边禁渔期结束后,开始陆续开海捕鱼。民俗学者指出,大海和陆地一样,经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了。有趣的是,北京也有“开海”的习俗,尽管这里的“海”实际上只是湖。

  在以前,人们在春季的时候,会在北京的各个水域中放养鱼苗,大多是鲫鱼,到了处暑之后,秋季来临,才允许钓鱼、捕鱼。

  处暑美食:清暑防寒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处暑吃鸭,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老传统。鸭肉有滋润的功效,可以防秋燥,是入秋后“清热润燥”的一剂良方。同时,鸭肉性寒,在尚有暑热的初秋食用,可以祛除暑气,避免上火。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莲藕是秋季的应季食材,具有清热润肺、养胃健脾的作用。处暑时节天气干燥,吃藕可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

  处暑收获:北京特色农产品

  北京李家庄的奇异梅,皮薄肉厚、汁多味美,甜中带酸,富含营养,堪称健康与美味的典范。绿色生态种植,品质严控,唤醒味蕾,滋养身心。

 

跟着节气游北京|处暑:暑气渐退,秋意临

冰淇淋萝卜(引自:跟着节气游北京系列—处暑)

  西槐庄村的淇凌萝卜,在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助力下,探索种植新一代口感型农产品,外皮多彩,口感甜美如冰淇淋,展现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融合,为当地农业带来新机遇。

  西王化营甘薯,软糯香甜,自然好味邀您共赏京郊田园风情,品味大自然的馈赠,让健康与美味同行!

  科学顾问:胡琦(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策    划:武玥彤 宋雅娟

  文字撰稿:姜婧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视频制作:赵浦春、钱庆、任天宇

  校    审:曹馨文(实习)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