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蝌蚪五线谱联合光明网,聚焦一线科技科普工作者,特别策划了《我在北京做科普》系列专访视频,邀请北京的科技科普工作者分享自己与科学的故事,将科学的魅力展现给公众,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本期,让我们走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听听王葵老师的科普心得。
Q:您是如何与科普结缘的?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契机促使您开始做科普工作?
A:做科普工作的动因是我的科研。
从2009年开始,我就做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因此经常去医院采集数据,深入了解了这一患者群体。大概在2015年,我们写了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发病率,还有一些相关的模型。到2020年左右,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我又开始写科普文章。
我认为做科普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社会的需要,“地利”是我所研究的心理学领域,“人和”是媒体还有我的同事们,他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
Q:在将专业心理学的知识转化为科普内容的时候,您是如何平衡科学性和趣味性的?
A:科普写作,首先应该把科学性放在第一位。趣味性我认为可以把科学知识跟日常生活相结合。另外,编辑们对趣味性的把控力也非常强,他们能找到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人们为什么一到春节就想去算一卦?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就容易控制不住体重?不过,科普如果因为吸引眼球而忽视了科学性,我觉得不好。
Q:目前相较于其他学科,心理学科普是比较少的,可能很多人会回避这种内容,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A:心理学领域的科普并不少,我们常能接触到与心理学相关的各类信息,如心灵鸡汤式的知识,但问题在于高质量的科普不多。
心理学是一个特别容易被人误会的学科,可能因为它跟我们的生活比较接近,给人一种似乎经过简单培训即可涉足的错觉。但心理学是一个学科,如果在这个专业里涉猎不够深,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就会有困难。
Q:您是如何将心理学科普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
A:正是因为我喜欢心理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总是努力想把我学的知识跟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
当生活中出现一些有趣或令人费解的现象时,我就想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举例来说,有些女孩子明明很好看,但她偏偏认为自己很难看,甚至因此感到没法出门。还有为什么校园霸凌会发生?另外,为什么一些学习很好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学?他们为何会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我尝试将这些现象与心理学理论相结合,这也让心理学变得越来越有趣。
Q:您在做科普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挑战?
A:由于我本身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我的科普工作主要围绕我个人的兴趣展开。可能正因为我在沿着我的兴趣走,所以我没有觉得遇到很大的困难,写每一篇文章,做每一期节目,都是水到渠成。
Q:在科普写作这方面,您都有哪些收获或者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A:人们对科研工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解,会觉得科研非常“高大上”,但其实做科研往往是一段比较孤独的旅程。我们需要花费半年时间选题、半年时间收集数据,再花两三个月分析数据,最后把文章写出来、改出来。
然而,我撰写的科普文章很快就能发表,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同时,编辑也会鼓励我,有时候还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种感受也是挺有意思的。
Q:面向对科普工作感兴趣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您有什么建议?
A:人们往往认为科普比科研工作要容易,我确实也这样认为,但是对于那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我不建议在做科普的时候偏废了科研。因为我们能够写出科普文章正是因为在这个领域有积累,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做科研,考虑问题可能会比较深入,换句话说,好的科研是做科普工作的底气。
Q:您怎么看待近几年热度很高的MBTI测试?
A:我曾经也讲授过人格心理学这门课,但是在人格心理学的教科书里,是没有 MBTI 的。换句话说, MBTI 这个分类其实缺少科学验证。我并不是要否定它,也许通过进一步的验证,发现它就是个好东西,也有可能。在这里,我想提及一个心理学现象——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就是面对一些比较笼统的描述时,人们往往会相信。比如说你是不是有的时候对自己蛮自信,但有的时候也不太自信?有时候别人说自己外向,但是自己又觉得自己内向?是不是有的时候作决定会比较困难?
其实,不管是以MBTI还是星座的形式呈现,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些描述准确地反映了他们的状态。
上课的时候,班上有时候有300多名学生,我拿这个来测试他们,我跟他们说,如果觉得我算得准就把手举起来,结果你会发现,全班同学都把自己的手举了起来。所以,往往越是笼统的话,我们越是容易去相信。
监制:战钊
统筹:蔡琳 樊鲁阳
记者:董小娴 刘雪洁
文字整理:董小娴 刘雪洁 柳艳云(实习)
后期:樊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