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什么?你嫌弃的梨形身材居然是好身材?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什么?你嫌弃的梨形身材居然是好身材?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4-02-06 14:15

  很多经常健身和锻炼的小伙伴都知道,身材分为苹果型、梨型、沙漏型、H型等几种类型。其中,很多人不喜欢梨型身材,觉得梨型身材下边胖,穿衣服不好看。但一篇发布在《自然遗传学》上的研究表示,其实梨型身材才是“基因彩票”。

  梨型身材是由于腹部、腰、大腿、臀部等部位皮下脂肪蓄积造成的,由于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及大腿上,下半身相较于上半身更加肥胖,状似一只梨,所以叫梨型肥胖,也称周围性肥胖。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最健康的身材是“标准梨子”,即上半身脂肪最少,腿部脂肪最多;与之相对,最不健康的是“标准苹果”,上半身肉多得很,腿上却没多少脂肪。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体重指数(BMI)、脂肪质量指数(FMI)、腰臀比(WHR)三个肥胖评估指标中,腰臀比与全因死亡和疾病特异性死亡之间的关联最强,且不受体重指数影响。腰臀比越大的人,死亡风险越高。

  而梨型身材因为有着较小的腰围和较大的臀围,成功在腰臀比上比啤酒肚型身材和苹果型身材或其他身材上占更多优势,死亡风险相较于其他身材降低,所以说梨型身材的人群像是中了基因彩票一样。

  梨型身材其实不仅受先天的“基因彩票”骨骼等遗传因素影响,也与后天运动、饮食、生活习惯等密不可分。

  想要腰臀比降低,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当锻炼以及注重搭配正确的饮食结构。在保证营养足量的前提下,多吃蔬菜类、菇类、鱼贝类、豆腐、低脂等食物,尽量做到米饭或面吃平时的一半。

  减小腰围十分重要,成年男性的腰围要小于85厘米,而女性则要小于80厘米。腰部有肝、胆、肾、大小肠等等器官,腰部脂肪囤积过多会导致内脏上脂肪堆积,从而引起一些疾病的产生。想要减小腰围,可以搭配一些针对腰部的局部运动,如平板支撑、俄罗斯转体等。

  想要适当增加臀围,要配合适当的运动。深蹲可以激活臀部肌肉,锻炼臀部的肌肉群,还可以增强下肢的稳定性,加快人的新陈代谢。此外还有哑铃操、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俯卧抬头、体前屈等局部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整理:刘雪洁)

  综合:

  科普中国“你是梨型还是苹果型身材?竟然还有人不知道……这种其实很危险”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梨形身材姐妹站起来,这些好处你想都不敢想”

  蝌蚪五线谱“梨型身材不易患糖尿病和痴呆,苹果型身材有被冒犯到”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