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土壤日|“绿色宝地”青土:中国大地上的“绿翡翠”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生产技能 > 正文

世界土壤日|“绿色宝地”青土:中国大地上的“绿翡翠”

来源:光明三农2023-12-05 11:02

  每年的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其设立目的在于引导更多的人了解、知道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并倡导可持续管理土壤资源。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土壤类型众多,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騑马崩于前而不惊。”来形容土壤的重要性,它沉着稳定,为万物提供生机。《尚书》曰:“稼穑之艰难”,可见务农、土壤自古以来就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我国土壤类型多样,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其中一种——青土。

  不同于古时指天子封东方诸侯“授茅土”时用的青色泥土;也不同于古时指东方日出之地。在《淮南子·时则训》中写道:“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现在我们所讲的青土主要是指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的土壤类型,如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指因长期处于被水淹没或者是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存在于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氧化亚铁,由此土壤变成灰绿色,被称为青土。青,从生从丹。东方色也,本义是“象物生时色也”。

(图源:万壑有声科普)

  青色的土被称为水稻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平原、河谷地区。除了可以种植水稻,这片土地也可以用于种植旱地农作物,如小麦、油菜、棉花等。可以说,我们生活中所需要吃的食物都离不开水稻土的功劳。水稻土是我国最主要的耕作土壤之一,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5%和世界水耕土壤面积的23%。

  水稻土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土壤,而是指各种类型的土壤,在经过人工种植水稻之后,通过水耕熟化作用,逐渐发育出具有特殊剖面形态的土壤。水稻土剖面的基本特征是耕作层、犁底层、底土层以及潜育层。这种土壤类型十分多样,可以分为淹育型、潴育型、渗育型、潜育型、沼泽型、盐渍型以及矿毒田等七个亚类。

  水稻土可以根据其特征分为多种类型,如白浆型水稻土、红壤型水稻土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所需的施肥量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施肥,例如,对于白浆型水稻土,可采取有机质含量≥4%的高肥力白浆土秸秆还田施肥技术来进行施肥。科学的施肥方式不仅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土壤肥力。

  稻田农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稻田有机碳含量较高、固碳潜力较大。然而,水稻土往往存在肥力不足且容易结块的问题。为了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需要不断改良原有土地,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产量。

  对于低产水稻土,其低产特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冷、黏、砂、盐碱、毒和酸等特点,改良措施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开沟排水,增加排水沟密度和沟深,改善排水条件.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温。

  ②增加土壤有机质累积,改善土壤性状。

  ③对于盐碱地的影响,可以在排水的基础上,加大灌溉量进行冲刷,使多余盐分跟随水流不断被排走。

  ④对一些土壤酸度过大的水稻土应当适量施用石灰,来中和酸性。

  参考文献:

  [1]李艾雯, 宋靓颖, 冉敏, 李文丹, 张元媛, 李呈吉, 史文娇, 李启权. 气候变暖对四川盆地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3, 44 (08): 4679-4688.

  [2]郭绍康, 高强, 陈超, 洪煜, 宓文海. 长期施肥对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中细菌群落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3]潘根兴, 李恋卿, 郑聚锋, 张旭辉, 周萍. 土壤碳循环研究及中国稻田土壤固碳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 土壤学报, 2008, (05): 901-914.

  作者:王诗涵(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本科生)

  科学性把关:旷宗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副教授)

  策划:战钊 武玥彤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