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种翅虫号称“飞行的皮肤杀手”!爬到身上千万别拍,它真的很毒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生产技能 > 正文

这种翅虫号称“飞行的皮肤杀手”!爬到身上千万别拍,它真的很毒

来源:光明三农2023-11-22 17:22

  毒隐翅虫已造成多起伤人事件,被称为“飞行的皮肤杀手”。人体与毒隐翅虫的毒素接触后,会有瘙痒、灼烧的感觉,并且皮肤会留下明显的痕迹,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消除。

  毒隐翅虫是什么?

  隐翅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昆虫的通称。因其鞘翅特别短,仅能盖住腹部的前缘,翅膀不易被察觉,因此得名隐翅虫。大多数隐翅虫可捕食农业害虫,是一类益虫。少部分隐翅虫属于毒隐翅虫,能够引起隐翅虫皮炎。全世界已报道的毒隐翅虫有250种,中国记载21种,主要种类有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等3种。

  毒隐翅虫由卵经幼虫、蛹变为成虫。幼虫细长,除无翅外,形似成虫;触角3节;腹部第9节有尾突一对。成虫小到中型,细长,两侧略平行,或末端尖削,略扁平,外形很像大蚂蚁。整个身体由黑黄二色相间构成。头黑色;触角丝状或棒状,较长,一般10~11节。前胸、腹基部桔红或桔黄色,有翅两对,前翅很短且坚硬,呈金属蓝色或绿色,腹部全裸;后翅膜质,长而大,飞行时展开,静止时折叠在前翅下面。3对足黄色或黑色;腹部除腹末黑色外全为黄色;尾部有两个尾刺。

  毒隐翅虫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在国内也分布广泛,与人群关系密切。成虫活泼,行动迅速,善于飞翔,常昼伏夜出,其夜间活动的频率受气温、风向、光亮等诸多因素影响。该虫具有明显的向光性和向高性。孳生场所大多是在潮湿的地方,如淡水湖边、沼泽和水沟以及水稻、小麦和棉花等作物田中。食性复杂,多食腐败的植物与腐烂的动物、粪肥、菌类等。毒隐翅虫爬行速度很快,飞进室内后便在天花板、墙壁、家具、衣物表面、人体上四处爬行,使人染病。

  毒隐翅虫幼虫及成虫(图片来自网络)

  毒隐翅虫有何危害?

  毒隐翅虫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它们可引起隐翅虫皮炎,其致病作用主要依靠虫体血淋巴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从而可能导致皮炎,出现痒、红肿痛、水疱、液疱等症状。一般患后能自愈,但不同的隐翅虫种类引起的症状轻重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一般以面部、颈部和双臂等裸出部位的病例最为常见,严重者全身感染,所致皮炎大多呈线状,也有点状、片状、点片和条片状的。

  毒隐翅虫体内没有毒腺,也不会蜇人,但是体内有毒素(强酸性毒汁,pH值1~2),强酸性毒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有三种:一是直接感染,即由揉碎了的虫体直接接触皮肤所致;二是间接感染,即虫体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所致;三是虫子隐藏在衣物、毛巾中,使用时因把虫体搓烂使毒液沾污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

  隐翅虫皮炎(图片来自网络)

  毒隐翅虫应当如何防治?

  目前,我国对于毒隐翅虫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1)预防:打扫室内外卫生,清除房屋四周的朽木、废料、杂草,捣毁隐翅虫的栖息地和孳生场所,及时清除室外的杂草、污水和垃圾等,必要时可喷洒适量的杀虫气雾剂,同时要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防止隐翅虫飞入。夜晚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避免虫体被人不小心压破、挤破伤及人体,引起隐翅虫皮炎。(2)治疗:由于毒隐翅虫血液中含有毒素,能引起人及动物皮肤坏死和组织变性(如溃疡和坏疽)。因此,当其爬上人体叮咬时,可用嘴将其吹走即可,切忌像对待蚊虫那样把它拍死。皮肤被隐翅虫爬过后,务必保持患处清洁,一般可以自动痊愈。为了加速痊愈、防止皮肤感染,或者减小痒痛感,患者应立即到权威医院的皮肤病科就医,一般医生会开外用药涂抹患处,色素沉着约在两周至一个月内消失。(3)清洗:接触虫体的部位应尽早用肥皂水洗涤或涂以碱性溶液,忌用强碱性溶液。可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患处,每日洗3~5次,也可用无菌纱布蘸取浓度为1: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0%的氨水溶液湿敷患处。

  作者:郭丹妮(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策划:赵清建 武玥彤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