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扶桑绵粉蚧:“蚧”种虫子的危害不可小视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扶桑绵粉蚧:“蚧”种虫子的危害不可小视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1-10 15:55

  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贸易交流带来的不只是发展与机遇,也有可能带来生态与生物安全问题。中国是遭遇外来入侵物种危害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一些外来入侵物种给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扶桑绵粉蚧是什么?

  扶桑绵粉蚧(学名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属昆虫纲、半翅目,雌成虫为浅黄色活体卵圆形,表皮柔软,背部有白色薄蜡粉,体长2.5mm~2.9mm;雄成虫体型相较微小,体长1.4mm~1.5mm,长有触角,长约为体长的2/3。

  扶桑绵粉蚧的“老家”是北美洲,目前分布于墨西哥、美国、巴西、智利、阿根廷、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泰国等国家。2008年,我国广东首次发现了它的身影,如今,它已经“入侵”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海南等多个地区。

  扶桑绵粉蚧寄宿于植物生存,繁殖和生存能力强。常温下世代长25~30天。卵历期为3~9天;若虫历期22~25 天。1龄若虫历期约6天,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寄主植物;2龄若虫约8天,通常聚集在寄主植物的茎、花蕾和叶腋处取食;3龄若虫需约10天,于龄期第7天开始蜕皮,并固定于所取食部位。

  扶桑绵粉蚧成虫群居于植物茎部,有时发现群居于寄主叶背。若在冷凉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若气候条件适宜,可终年活动和繁殖。

扶桑绵粉蚧:“蚧”种虫子的危害不可小视

  扶桑绵粉蚧有何危害?

  扶桑绵粉蚧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危害,主要危害扶桑、棉花等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受害植株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呈失水干枯状,导致植株的花蕾、花、幼铃脱落;可造成茎叶甚至整个植株扭曲变形,严重时可导致寄主植物死亡。扶桑绵粉蚧分泌的蜜露容易滋生黑色霉菌,进而会诱发煤污病,影响寄主植物光合作用,使寄主植物生长受抑制甚至死亡。同时,蜜露还会召集红火蚁等入侵害虫,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粉蚧易转移扩散,粉蚧通过风、水、蚂蚁、人在田间的活动和被侵染材料的调运等其他人类活动进行传播,使其迅速扩散到新地区,不断扩大为害范围。尤其是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扶桑绵粉蚧的迅速繁殖,增加危害程度。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很多,有57科149属207种植物都可以成为它的寄主。结合我国农田植被情况,适宜粉蚧寄生的植物品种有10科27种,例如棉花、番茄、玉米、牵牛、苍耳等。有数据显示,被扶桑绵粉蚧为害后的棉花,可能减产40%以上,部分田块可能绝收。

  如何防控扶桑绵粉蚧?

  由于扶桑绵粉蚧繁殖速度快、生存环境多样、传播能力强等特性,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把扶桑绵粉蚧消灭在初入侵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1、加强虫情监测:作物种植后,要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及时铲除农田内外杂草、消灭蚂蚁群。

  2、注重区域防控:在扶桑绵粉蚧发生区,对调运扶桑、棉花、向日葵等植物及可能传带扶桑绵粉蚧的植物产品、包装物品实行严格检疫,一旦发现疫情,就地进行集中除害处理。在未发生扶桑绵粉蚧的适生区,严禁带有该虫的寄主植物及其产品调入,防止疫情人为扩散。

  3、化学防治:主要药剂品种有毒死蜱、吡虫啉、丙溴磷、灭多威等。对棉株进行喷药的同时,对田间、沟边和路边的其它植被也要同时喷药防治。发生严重的地方要向土壤施药,使药剂能够渗入到根部,以消灭地下种群。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谢芸

  文案:袁嘉文(实习)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