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这几招,让大脑放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07 04:10

  作者:朱之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

  紧张、劳累、睡不好觉,都可能会头痛。有的头痛轻微,有的头痛欲裂;有的很快缓解,有的反复发作;有的左右脑壳疼,有的后脑勺疼。不论哪一种头痛,长此以往都会影响生活质量。

  很多人即使饱受头痛折磨,但仍选择默默忍耐,“疼一会儿就过去了”。人们对头痛的态度,可以用“好了伤疤忘了疼”来概括,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谁还没个头痛的时候呢?”随着症状好转,还会冒出“已经不痛了,不用去医院”的想法。很多时候,人们是痛到无法忍受才会去医院,但往往此时,已经耽误了治疗。

  总结临床经验,我们归纳了“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大类头痛。具体来说,“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继发性头痛”是某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包括高血压、鼻窦炎、中耳炎等引起的头痛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颅内占位、头部创伤等引起的头痛。

  在对头痛有了整体认识后,可以试试这几招,让大脑放松,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凉爽安静的房间休息

  偏头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类型,每10个人里就有1个出现过偏头痛。女性更常发作,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如果你有偏头痛家族史,请务必引起重视。偏头痛类似脉搏跳动那样,呈搏动样头痛,通常开始时较轻,行走或爬楼梯等活动时可使其加重,还可引起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偏头痛也不一定是单侧头痛,据统计,大约有60%的患者只有一侧痛,还有40%的患者是左右脑壳都痛。

  偏头痛是怎么引起的呢?目前医学界并没有完全弄清楚其发病原因,因此无法做到大家认为的“治好”,但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措施,减轻疼痛程度和发作频率。临床来看,偏头痛比较“钟爱”常坐办公室的人群,这是因为其发病诱因主要包括冷刺激(如吹冷风、头发未干透就睡觉)、熬夜加班、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气味刺激、高血压、伏案劳作、饮水不足、宿醉等等。对于中青年女性而言,月经前或月经期间出现的偏头痛是比较剧烈的,有时候还伴有恶心、呕吐。

  偏头痛来袭,只能硬扛吗?当然不是,因为硬扛是不对的。我们需要行动起来,如在凉爽、微暗且安静的房间中休息,冰敷头部或颈部也有一些帮助。用药方面,在偏头痛发作早期服用止痛药物效果较好,但要注意不过度依赖止痛药。如果1个月服用超过10次,就可能带来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有时候,偏头痛也可能是身体在求救,如果头痛短期内发作增加、程度加重或性质发生改变,可能是认知下降、中风(即卒中)、焦虑、抑郁等多种疾病的先兆,因此一定要及时就医。

  按摩头部或颈部肌群

  紧张性头痛也是原发性头痛中很常见的类型。与偏头痛相比,紧张性头痛的发病率更高,发作起来就像孙悟空中了紧箍咒,是一种脑袋双侧有紧束、钝痛的非搏动性头痛,不会像偏头痛那样脑壳跳痛,程度属于轻度至中度,身体活动不受影响,也没有恶心或呕吐的感觉。

  紧张性头痛常见诱因包括睡眠障碍、生活不规律、焦虑抑郁等。但是你可能想不到,颈部肌肉的变化也会导致紧张性头痛的发生。比如,长期低头看手机就会造成胸锁乳突肌的紧绷以及深颈屈肌肌力不足,从而引起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发生时,该怎么办?不要急于求助止痛药,可以尽量采取一些简单的放松方式。首先是吃好睡好,缓解压力,其次可以进行头部或颈部肌群的按摩。非处方止痛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也要注意不能过量使用。

  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极为尖锐的刺痛,感觉像刀割,痛感极重但发作短暂。有的人洗脸、吹风也会引起疼痛,更有甚者不敢说话、刷牙。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主要是控制面部感觉的三叉神经同血管黏连在一起或因颅内血管畸形,刺激三叉神经,从而引起疼痛。因此,三叉神经痛常常被误认为是牙疼,有的患者拔牙后仍感疼痛,进一步就医才确诊为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干预手段很多。比如,卡马西平作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用药,疗效显著。当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采用中医针灸、三叉神经封闭治疗、射频疗法、伽马刀或微血管减压等治疗方式。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也非常重要。饮食规律,吃一些软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等动作应当轻柔,避免触碰疼痛点,诱发疼痛。

  对症治疗原发病

  其实很多疾病都会导致头痛,常见的包括高血压、鼻窦炎、中耳炎等。相对于原发性头痛,这类头痛只要对症治疗原发病,都能有效缓解。

  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诱因,甚至很多人因为头痛才发现自己血压有问题。高血压性头痛多发生在后脑勺和脑门处,有时会感觉头部沉重,有压迫感,低头或屏气用力会加剧,这和血压升高有关。

  鼻窦炎也会引起头痛,这是因炎症刺激造成的,疼痛部位在鼻窦周边,伴随流鼻涕、发热等症状,一般早上起来开始痛,中午痛得最厉害,晚上逐渐消失,循环往复,和生物钟一样有昼夜节律。

  中耳炎引起的头痛一般向患耳同侧的颞顶枕部放射,大部分由上呼吸道感染间接引起。

  头颅是一个骨性结构,它的容量有限,因此当颅内出现其他东西压迫正常脑组织或发生骨折,就会引起头痛等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出血和脑肿瘤。处理这类继发性头痛,一方面要对症处理缓解症状,另一方面要解决原发病,如颅高压者脱水降颅压,脑肿瘤手术切除等。

  有一种脑出血是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会引起突发的“刀劈样”“爆炸样”剧烈头痛,患者常描述为“有生以来最严重的头痛”。另一种脑出血患者大多有高血压病史,往往由于剧烈活动或强烈的情绪波动,引发血管破裂,严重的会在几分钟内或几天内失去生命。脑出血引起的头痛,不像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但可能出现出血部位对侧肢体偏瘫等症状。

  脑肿瘤或颅内其他占位病变引起的头痛是一种钝痛感,每日可持续数小时,可能随体位改变而引起或消失,咳嗽、喷嚏、屏气用力及低头均可加重。开始阶段,头痛可局限于肿瘤所在部位,随着肿瘤生长,颅内压增高,可变成弥漫性疼痛。如果是持续头痛,但不是很剧烈,不排除颅内肿瘤的问题。

  颅脑损伤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和跌倒伤导致的颅骨骨折和脑损伤,常表现为头痛、头晕、疲劳、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其他问题还包括听力损伤、人格改变等。创伤性头痛一般在受伤后7天内或数月出现,头痛可能每天都发生,并持续长达1年。

【链 接】

  生活方式调整很重要

  经常头痛的人要有发作前预防性治痛的意识,生活方式调整非常重要,包括以下6点:

  (1)规律生活。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但也不能睡太多。即便是周末节假日,也尽量做到按时睡觉和起床。经期、感冒等特殊时期容易头痛发作,更要避免劳累和压力。

  (2)记录头痛日记。头痛日记有助于了解头痛的特定诱因,规避这些诱因就能较为有效地预防头痛发生。特别是,经常头痛的人应该留意自己的饮食,规避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如避免饮酒、咖啡、茶;避免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巧克力;避免食用含酪胺和硝酸盐的食物,如成熟奶酪、腌制品、熏制品、发酵食品。头痛的诱因还有噪声、强光刺激、较大温差、特殊气体(如香水、汽油、酒精、油漆等)的刺激性气味等。头痛日记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头痛诊断、头痛频率、潜在触发因素和头痛造成的失能情况,还可记录头痛治疗用药用量以及是否起效。

  (3)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呼吸训练和调息的有氧运动(如瑜伽),可帮助减缓焦虑和肌肉紧张。

  (4)保持良好体态。长时间低头,颈椎处于弯曲状态,会导致颈部的肌肉紧张、僵硬,进而压迫神经和血管,引发血流不畅、脑供血不足、脑缺氧等问题,造成头痛、头晕、恶心。因此,应保持良好体态,避免长时间低头,可以在清晨醒来后和晚上睡觉前,用中指按揉太阳穴数分钟,可有效预防头痛。

  (5)放松心情,调整情绪。愤怒、焦虑、紧张、伤心等情绪都可能导致头痛。应注重调节情绪,避免压力过大,寻找一些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户外散步,与朋友聊天等。

  (6)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做好慢性病的管理。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后,头痛仍经常发作,且持续较久,需要去医院就诊,遵医嘱规律用药。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忌自行用药,特别是吃吃停停,会掩盖病情耽误治疗。

  这些情况及时就诊

  不是所有的头痛都需要去医院,比如偶尔发生并很快缓解,且不影响日常生活,这类紧张性头痛可以先观察。但出现下面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1)突发剧烈头痛,伴随喷射性呕吐,这是颅内高压的症状,挂急诊看神经外科。(2)突发口角歪斜,饮水呛咳,甚至伴有一侧肢体的麻木、一只眼睛失明,极有可能是卒中,挂急诊看神经内科。(3)有高血压,突发剧烈头痛,挂神经外科急诊,需要查头部CT排除是否有脑出血。(4)头部撞击后出现的头痛,挂神经外科,了解是否有颅骨骨折、颅内的挫裂伤,以及出血等问题。

  准确向医生描述

  看病时可从“哪里痛、痛多久、如何痛、有多痛、有何症状”5个方面入手,快速总结自己的头痛特点,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1)哪里痛?部分头痛类型有比较固定的发作部位。比如,偏头痛多在头部一侧,紧张性头痛在眉弓上方,高血压性头痛在枕部,中耳炎引起的头痛在患耳同侧,窦性头痛在鼻窦周围。需要注意的是,眉毛、耳廓以及整个发髻以上部位的疼痛为头痛,这些部位以下的疼痛为面痛。

  (2)痛多久?具体记录头痛发作的次数、频度和发作时间,这对头痛的诊断很重要。

  (3)如何痛?比如,针扎痛、刀割痛、门挤痛、霹雳样痛、血管波动一跳一跳地通。偏头痛是跳动、波动性的;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压迫感、紧箍感;三叉神经痛是针刺、刀割、触电样的疼痛;脑部肿瘤的疼痛是隐隐的胀痛,随着脑瘤长大,头痛进行性加重;血管破裂痛是一种剧烈的疼痛。

  (4)有多痛?可以尝试自己打分,0分算不痛,1~3分算轻度疼痛,4~7分算中重度疼痛,8~9分算重度疼痛,10分算极度疼痛。

  (5)有何症状?伴随症状的头痛患者一定要向医生说清楚症状。比如偏头痛的典型表现就是,伴有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等症状。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07日 06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理响中国】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