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萝卜大作为: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萝卜科技小院打造农业“新星”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科技小院 > 正文

小萝卜大作为: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萝卜科技小院打造农业“新星”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9-26 10:10

  萝卜是百姓菜篮子里最常见的蔬菜,也许是太平常了,便很少有人发现萝卜的品种越来越多了。除了传统的做菜萝卜,还有各种各样的生吃萝卜、水果萝卜,色彩缤纷;也可能很少人去了解这种原产于我国的根菜类蔬菜,在蔬菜生产供应与农民增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小萝卜大作为: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萝卜科技小院打造农业“新星”

色彩缤纷的萝卜 图片来自江苏省泰兴萝卜科技小院

  江苏省泰兴市的萝卜常年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成为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集约化规模最大的鲜食萝卜主产区之一。为进一步提升萝卜生产科技水平,促进根茎类蔬菜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5月经中国农技协认定,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泰兴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同创建了江苏泰兴科技小院。

  萝卜科技小院可谓是兵强马壮、粮草充实。小院首席专家是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首席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柳李旺教授,教师团队有包括王燕副教授、徐良副教授等4人,驻点博士硕士生共计15人。目前科技小院成功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等三部门联合支持建设科技小院名单;成功入选省教育厅、科技厅建设的省研究生工作站,并获批成立“科创中国”根茎蔬菜产业服务团。

  这样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队伍,面向特色萝卜产业,做了些什么?

  一是努力强化“关键技术研发+产业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新型主体培育”的四位一体运行机制;

  二是积极实践“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产业技术服务模式;

  三是以丰产、提质、节本、增效为目标,进行优质多抗特色萝卜新品种筛选与培育、配套绿色高效轻简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服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小萝卜大作为: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萝卜科技小院打造农业“新星”

小院的师生在实验田 图片来自江苏省泰兴萝卜科技小院

  他们认真研究了限制“泰兴萝卜”优势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萝卜优质绿色轻简化标准化生产,开展特色萝卜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旨在提升萝卜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进萝卜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行鲜食萝卜优质多抗品种鉴定与筛选。引进国内外特色萝卜优良品种,通过分期播种、多季多点试验;建立萝卜晚抽薹性、霜霉病、根肿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对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抗性精准鉴定;然后对萝卜肉质根的营养品质、有益硫苷、萝卜硫素(SF)、风味品质进行分析。通过多点种植评价、产量鉴定与室内营养品质指标分析相结合,筛选出适宜主产区不同栽培类型优质多抗、根型优的鲜食萝卜品种。

  二是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包括确立高效茬口轮作模式。根据萝卜与前后茬作物的生长期、收获期、前茬对后茬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评价鲜食萝卜为主体的科学合理的茬口轮作模式;进行养分精准管理。根据鲜食萝卜品种特性及不同阶段需肥特性,结合萝卜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蔬菜产量水平及需肥规律,进行氮、磷、钾肥及硼等微量元素的配方施用,实现化肥减量施用,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协调土壤养分平衡,减缓土壤盐渍化和酸性化;开展病虫绿色防控。

  如何防控呢?首先是进行病虫害发生监测预报,掌握发生规律。开展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筛选,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应用环境调控,采用防虫网、遮阳网、粘虫板、杀虫灯阻隔的物理防治,性诱捕、迷向丝、宁盾、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特色萝卜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除了病害要采取绿色防控,草害也是如此。

  减肥、减药的“双减”,是绿色发展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萝卜长什么样很重要,但是否有药残更重要,特别是鲜食萝卜!

小萝卜大作为: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萝卜科技小院打造农业“新星”

鲜食萝卜 图片来自江苏省泰兴萝卜科技小院

  小院的师生们聚焦于鲜食萝卜轻简化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他们用优质萝卜品种,采用播种机进行精量播种;通过应用机械起垄开穴,建立萝卜单垄双行高密度栽地萝卜单粒精播技术,精确控制萝卜株行距、播种深度及播种量;根据鲜食萝卜设施与露地栽培方式、品种特性、植株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比较吊喷、地面滴灌、移动式喷灌等灌溉方式,然后根据产量、品质、与成本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水分精准管理技术。针对萝卜栽培过程中从土地耕整到采收清洗全过程的关键环节集成示范轻简化生产技术,包括引进数控种子精量播种机,引进耕整-起垄、起垄-播种一体化机械和打药、清洗等相关简易机械,实现耕整起垄、播种、覆膜、水肥管理、植保、收获、清洗等环节操作机械化,达到增产、节本、增效目标。

小萝卜大作为: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萝卜科技小院打造农业“新星”

小萝卜大作为: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萝卜科技小院打造农业“新星”

小萝卜大作为: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萝卜科技小院打造农业“新星”

小萝卜大作为: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萝卜科技小院打造农业“新星”

轻简化作业 图片来自江苏省泰兴萝卜科技小院

  萝卜科技小院以科技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也吸引相关产业投资,带动包括农具、农药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他们以规模化种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促进产业向优质高效生产的转变;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居民就近就业,切实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目前,他们与全省39家专注萝卜等根茎类蔬菜的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合作,面向特色萝卜产业,积极强化四位一体运行机制,努力打造四零产业技术服务模式。

  小院的师生们以他们的亲身体会告诉我们,科技小院就像是一块培养农业人才的肥沃试验田,同时也是未来将以点带面,带领中国农业走向产业升级的星星之火,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有知识、有力量、有热情的青年向农而行,在农业农村广阔天地里面闯出一番作为。科技小院全体师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正积极厚植爱农情怀、努力练就兴农本领,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刘雅丹 中国农技协秘书长助理、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科学性审核:柳李旺 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首席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

  编辑:武玥彤

  校对:韩承果(实习)

小萝卜大作为: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萝卜科技小院打造农业“新星”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乌伦古湖冬捕开始

  • “蛇展”迎蛇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加载更多